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赐诗韵·其三》
《奉和御赐诗韵·其三》全文
明 / 来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满袖炉烟吐紫宸,伽梨玉色赐来新。

光翻贝叶诸天晓,香种昙花大地春。

禅月长明虚有象,劫风不动海无尘。

见超生灭空三际,同证毗卢刹士身。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赐予僧侣的庄严场景与佛教哲学的深刻内涵。首句“满袖炉烟吐紫宸”,以炉烟缭绕、紫宸(皇宫)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氛围。次句“伽梨玉色赐来新”,描述了皇家赠送的袈裟色泽如玉,新奇珍贵,象征着皇家对佛教的尊崇与支持。

接着,“光翻贝叶诸天晓”一句,将目光转向佛教经典,贝叶经在晨光中闪烁,寓意佛法的光明普照,唤醒众生。而“香种昙花大地春”则以昙花开放时散发的香气,比喻佛法的传播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遍及大地。

“禅月长明虚有象,劫风不动海无尘”两句,进一步深入佛教哲学,禅月虽长明却无实体,劫风虽动却不能使大海生尘,以此表达佛法的空灵与永恒,以及宇宙间的自然法则。

最后,“见超生灭空三际,同证毗卢刹士身”点明了诗歌的核心主题——通过修行超越生死轮回,达到与佛祖毗卢遮那佛相同的境界。这不仅是对佛教智慧的赞美,也是对修行者追求精神解脱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深邃,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法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化的表达。

作者介绍

来复
朝代:明

(?—1391)明僧,江西丰城人,俗姓王,字见心。少出家于邑之西方寺。明内典,通儒术,能诗善文。明初以高僧召至京,与宗泐齐名。洪武二十四年坐胡惟庸党诛。有《蒲庵集》。
猜你喜欢

同年李郎中以诗见寄仍许见过次韵和答

新定溪山国,病怀忻所依。

桐君谈药妙,严濑得鱼肥。

吏退钞书谱,朋来典道衣。

轩车如顾我,春酒上苔矶。

(0)

题焦山

焦山如伏龟,万古浸碧浪。

举头北顾海,尾负金刹壮。

我闻城东楼,秀色日相向。

松杉数毛发,人物见下上。

欲携浮丘公,据壳恣潜漾。

仙风如见引,金阙或可访。

(0)

谢钱穆父惠高丽扇

三韩使者文章公,东夷守臣亲扫宫。

清严不受橐中献,万里归来两松扇。

六月长安汗如洗,岂意落我怀袖里。

中州剪就霜雪纨,千年淳风古箕子。

(0)

晨起苦寒

夜霜漫屋风折竹,我乃与君在空谷。

平生一衲度严寒,块守深炉体生粟。

大潘借马贷监河,小潘无事仰屋歌。

妻儿号寒剧雁鹅,诗书满腹将如何。

(0)

宿合溜驿

空庭野雀噪,客至休我驹。

尽日冲尘沙,解裘振裳裾。

荧荧青灯光,夜永寒堂虚。

破窗见星斗,明月照广除。

搆火旋烹煎,妻儿具盘盂。

强饭一为饱,困眠体微舒。

嗟我山野姿,懒拙与世疏。

如何强所难,妄蹑仕进途。

已习未易舍,欲行倦驰驱。

悲哉不早计,既晚空嗟吁。

(0)

偶成

须知庖手有真如,合遣轮人笑读书。

拥褐蒲团深闭目,老人于此有工夫。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