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小金山鳌峰寺》
《游小金山鳌峰寺》全文
明 / 李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空门幽绝处,繫艇一登临。

壁削江浮玉,云垂地布金。

断碑穿竹径,挥麈坐松阴。

千载峨嵋客,回看出世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小金山鳌峰寺时所见的幽静景色与深邃禅意。首句“空门幽绝处”,点明了寺庙所在之地的清静与远离尘嚣,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接下来,“繫艇一登临”则展现了诗人乘船到达寺庙的过程,通过这一细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壁削江浮玉,云垂地布金”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山壁比作削成的玉石,江水如浮在玉石上的白玉,云彩则像是铺满大地的黄金,形象地描绘了山水之美与自然之妙。这种将自然景观与美好事物相联系的手法,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纯净。

“断碑穿竹径,挥麈坐松阴”则转向对寺庙内部环境的描写。断碑与竹径、挥麈(拂尘)与松阴,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断碑象征着历史的痕迹,竹径则引人深入幽静之处,挥麈坐于松阴之下,则是僧侣日常修行的场景,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千载峨嵋客,回看出世心”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访客的感慨以及对出世精神的向往。峨嵋客代表了历代的访客,他们或许都曾在这里寻求心灵的慰藉或启示,而“回看出世心”则意味着诗人在此刻也产生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英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友·其五

传闻借得街头屋,堆面如山不□车。

何日相逢一尊酒,溪桥踏月夜还家。

(0)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二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

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

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

似闻佚老堂,知是几世孙。

能为五字诗,仍戴漉酒巾。

人呼小靖节,自号葛天民。

(0)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其四柏

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

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

时来拾流胶,未忍践落子。

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

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

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

(0)

蝎虎

黄鸡啄蠍如啄黍,窗间守宫称蝎虎。

闇中缴尾伺飞虫,巧捷功夫在腰膂。

跂跂脉脉善缘壁,陋质从来谁比数。

今年岁旱号蜥蜴,狂走儿童闹歌舞。

能衔渠水作冰雹,便向蛟龙觅云雨。

守宫努力搏苍蝇,明年岁旱当求汝。

(0)

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博

陶潜一县令,独饮仍独醒。

犹将公田二顷五十亩,种秫作酒不种粳。

我今号为二千石,岁酿百石何以醉宾客。

请君莫笑银杯小,尔来岁旱东海窄。

会当拂衣归故丘,作书贷粟监河侯。

万斛船中著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

(0)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有一僧,隐几低头读书。与之语,漠然不甚对。问其邻之僧,曰:「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作诗题其壁

云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

读书尝闭户,客至不举头。

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

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

今来复扣门,空房但飕飗。

云已灭无馀,薪尽火不留。

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

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