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百色是诳,见中一句成非。
花开花落有种,雁南雁北同归。
世间百色是诳,见中一句成非。
花开花落有种,雁南雁北同归。
这首诗名为《醒心》,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诗人探讨了世间万象与个体认知之间的关系。
首句“世间百色是诳”,开篇即以“诳”字点出对世间繁华表象的质疑,暗示这些外在的色彩和形态并非真实本质,而是虚幻的表象。接着,“见中一句成非”进一步强调,即便是我们所见之物,也未必能完全反映其真实面貌,因为我们的认知总是有限的,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接下来两句“花开花落有种,雁南雁北同归”,诗人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规律和宇宙的循环。花开花落,雁南雁北,这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它们遵循着某种内在的规律,最终都会回归到它们应有的状态。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秩序,也暗含了人生的轮回和宇宙的永恒。
最后,“醒心”作为诗题,呼应了全诗的主题,意在提醒读者要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心灵的觉醒和净化。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引导人们反思自我认知的局限性,鼓励探索更深层次的真理和智慧。
华盖山头白云起,孝子呼天泪如水。
梦隔庭闱四十年,心怀丘陇三千里。
白日短短云无根,有身莫报罔极恩。
寒食梨花一杯酒,几家坟上见儿孙。
儿今食禄司成馆,俯视长江流不断。
长江不断深复深,何如孝子罔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