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愁·其一》
《寄愁·其一》全文
明 / 梁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别却蓬山不记程,仙班犹忆共同行。

如何一落尘寰后,隔断瑶台百感生。

(0)
鉴赏

这首诗《寄愁(其一)》由明代诗人梁宪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从仙境回归尘世后的复杂心情。

首句“别却蓬山不记程”,以“蓬山”象征仙境,表达了诗人离开仙境时的模糊记忆,暗示了仙境与尘世之间的距离感。接着,“仙班犹忆共同行”一句,回忆起在仙境中与同伴共处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之情。

转折点在于“如何一落尘寰后”,诗人用“一落尘寰”形象地描述了从仙境到尘世的转变,强调了这种转变的突然性和不可逆性。最后一句“隔断瑶台百感生”,则表达了诗人因这一转变而产生的复杂情感,仿佛被瑶台(仙境的象征)隔绝,内心涌动着百般感慨,既有对仙境的怀念,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仙境与尘世的不同,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转变,深刻揭示了人生境遇变化带来的内心波澜,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梁宪
朝代:明

梁宪(一六二四—一六八三?),字绪仲。东莞人。明思宗崇祯间任推官。后栖隐罗浮。著有《梁无闷集》、《黄冠闷语》。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二。梁宪诗,以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梁无闷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大江东去.又题长江风雨图,用坡仙韵

大江东去,只琴书一舸,便无他物。

两点金焦排浪出,曾否高歌题壁。

风打潮头,雨冲篷脚,万顷涛飞雪。

谪仙犹在,相怜如许雄杰。

料想酾酒狂吟,仰天浩叹,豪兴临江发。

世上浮沈成底事,窥破无生无灭。

伍相奔波,知章落井,想去容毫发。

旁人閒指,话君捞取明月。

(0)

菩萨蛮·其三

珠灯红孕相思句。相思有翼还飞去。黄竹赠湘君。

江干双泪痕。华鬘天自碧。抱定怀中月。

愁压采旄低。洛川归路迷。

(0)

采桑子.为顾起潜题宋宝庆复泉井栏。余旧居吴郡杉渎桥,有咸淳亨井栏,曾见之于金石著录。故末章及之。丽娃乡亦井栏中语

娃乡人去苔空绿,功德庄严。翠墨循环。

知是南朝第几泉。小桃风绰双屏冷,杉渎桥边。

曾照朱颜。一别金阊十五年。

(0)

忆江南

儿时忆,春日永慈闱。

每作娇痴依母膝,偶思问字揽儿衣。色笑总无违。

(0)

汉宫春.吾家海山仙馆在半塘荔子湾,为南汉昌华苑故址。从伯祖德舆公别业也。水榭风廊,迤迟十数里。中有碧璜,乃仿西湖三潭印月,辟七塘而成者。余足迹遍吴越,曾瞻内苑昆明湖,所称名园未之能及。今人事沧桑,时移景易,维舟凭眺,只余百顷荒塘,荷花送晚耳。夏鸣之、田石友所绘二图犹在友人家。时假披览,尚可指其一二胜概。辛未消夏,偶怀故乡,为拈此调

零落神山,认昌华故苑,丹荔湾头。

荒塘绿荷涨晚,荡夏成秋。

三潭印月,比西湖、潮定风柔。

都换了、断桥废馆,画图收拾芳洲。

回眄海桑全幻,便齐云结绮,曾几来游。

乌衣旧时堂榭,让与閒鸥。

金题锦贉,有丛书、人去名留。

吾老矣,青蓑办否,归时重理渔舟。

(0)

踏莎行.同社诸子宴余与月子于小同春阁,分得鸟字

粉镜交鸾,文窗了鸟。暖红吹度花多少。

春人真不负良宵,燕莺分付休惊晓。

唤姐桃根,同心苏小。兰襟博得玫瑰笑。

明珠十斛掷当筵,听歌只惜人将老。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