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难得中秋闰,月又团圞。人又团圞。
一碧长空转玉盘。重逢二八婵娟面,倦倚雕栏。
醉倚雕栏。金粟香中笑语欢。
百年难得中秋闰,月又团圞。人又团圞。
一碧长空转玉盘。重逢二八婵娟面,倦倚雕栏。
醉倚雕栏。金粟香中笑语欢。
这首《采桑子》(其一)闰中秋即事,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闰月的团圆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与家庭温馨。
开篇“百年难得中秋闰,月又团圞”,以“百年难得”强调中秋闰月的稀有,紧接着“月又团圞”点明主题,月亮圆满,象征着团圆。接下来“人又团圞”一句,将自然之景与人事相融合,不仅月亮圆满,人间也充满了团圆的气息。
“一碧长空转玉盘”运用比喻手法,将天空比作碧玉盘,月亮则如同镶嵌其中的明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这句不仅写出了月色的明亮,也暗示了人们在这样美好的夜晚聚集一起的喜悦心情。
“重逢二八婵娟面,倦倚雕栏。醉倚雕栏。”这里“二八”指的是农历二十八日,即中秋当天。诗人通过“重逢”二字,表达了对再次团圆的珍惜和期待。人们或倚靠雕花的栏杆,或在月光下醉饮,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团圆时光,无论是身体的倚靠还是心灵的沉浸,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最后,“金粟香中笑语欢”以“金粟香”象征丰收与富贵,进一步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在金黄的香气中,人们的笑声与话语交织在一起,传递出一种幸福与和谐的氛围,完美地结束了这首诗,让人感受到中秋佳节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是人间情感的温暖与美好。
早作将吴守,临分御李侯。
清醇瞻耇老,省素共晨羞。
乡里终全活,人家更小留。
腐儒疏懒意,白水看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