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àochánshīlóngshānzhì
táng / liúchángqīng

xiàchūncǎoqiānqiān
yóuduìshānzhōngyuèshuítīngshíshàngquán

yuánshēngzhīhòuhuājiànliúnián
zhàngxiánláiwǎngxīndàochùchán

注释
故居:过去的住所。
何日:何时。
芊芊:茂盛的样子。
山中月:山间的月亮。
石上泉:石头上的泉水。
猿声:猿猴的叫声。
后夜:深夜。
花发:花开。
流年:时光流逝。
杖锡:手杖和锡杖(僧人用的)。
闲来往:随意游走。
无心:心中无挂碍。
到处禅:处处禅意。
翻译
昔日的居所何时能再归,春草正茂盛生长。
依然对着山中的明月,又有谁能倾听石头上的泉水声?
猿猴的叫声预示着深夜的到来,花开之景昭示着时光流逝。
手拄禅杖随意游走,心中无挂碍,何处都是禅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在故居等待春天的到来,感受着大自然的变迁与生命的流转。山中月亮静谧,石上泉水清澈,却似乎只有诗人才是知音。而猿声在夜晚响起,花朵绽放见证岁月的更替。

"杖锡闲来往,"这句表明诗人手持拐杖,随意漫步,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在自然中流浪。这是一种禅意,对应了标题中的“自龙山至”,可能是指诗人从龙山游历归来后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俗的心境。这种心态与禅宗思想相通,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伦樾溪宅咏并蒂兰

幽兰生渚泽,托根向高门。

垂敖列文砌,纷茜映漪泉。

铅华自深远,素质崇性真。

岂徒著馨媚,亦复协祥庆。

委和启乾象,双萼挹厚坤。

仲夏纪嘉节,雅会集群贤。

吁嗟予谬蹇,亦得预斯燕。

连篇枉瑶玖,空惭匪能文。

沉思杳终夜,百罚夫奚言。

(0)

环谷八咏·其四荔阴渔矶

兴足不设机,只以荔为饵。

犹恨风触枝,深我群鱼智。

(0)

环谷八咏·其二桃坞蒸霞

道人性适真,茅斋卧空碧。

种桃岁月深,染遍青山色。

(0)

喜伦右溪回十首·其三

自怜衰病卧荒林,白发朝来已半侵。

灰却廿年豪逸兴,焚香相对只论心。

(0)

送胡仲器宪长

如公自合归清庙,久滞闽天又越涯。

两地为官犹见海,八年忧国已无家。

文园癖病春仍昨,淮海才名晚更嘉。

一别相怜不相对,莫将杯酒问江花。

(0)

新春偶成

种桃栽竹遍前山,老去看花得更閒。

每畏芳春多着雨,为缘新岁一开关。

闻莺忽忆青莲社,待月频过白鹭湾。

会看田夫初试犊,满犁膏润正怡颜。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