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性适真,茅斋卧空碧。
种桃岁月深,染遍青山色。
道人性适真,茅斋卧空碧。
种桃岁月深,染遍青山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生活于自然之中的宁静与和谐。"道人性适真,茅斋卧空碧",开篇即点出道人的性情与居所,他顺应自然,栖身于一片碧绿之中,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种桃岁月深,染遍青山色",进一步描述了道人以桃树为伴,岁月悠长,桃林的色彩渲染了周围的山峦,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家追求的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以及桃林与青山的自然之美,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
一壶幽绿,爱松阴满地,蕊珠宫府。
老鹤一声霜衬履,隔断人间尘土。
月户云窗,石田瑶草,丹井飞龙虎。
荼蘼花落,东风吹散红雨。
春透紫髓琼浆,玻璃杯酒,滑泻蔷薇露。
前度刘郎重到也,开尽碧桃无数。
花外琵琶,柳边莺燕,玉佩摇金缕。
三山何在,乘鸾便欲飞去。
过了秋风,梅口渐开,山人好归。
问近来何事,半成迂阔,半添疏懒,半带憨痴。
学剑不成,学书无味,却要寻仙入武夷。
这些事,莫粗忒煞,恐是难为。分明说与人知。
老谷子胸中奇尽奇。
有真炉真鼎,龙盘虎踞,真离真坎,兔走乌飞。
待办数椽,山中静坐,却向无中生个儿。
休轻笑,看他年华表,鹤有来时。
池水何洋洋,沤麻水中央。
数日麻可取,引过两手长。
织绢能几时,织布巳复忙。
依依小儿女,岁晚叹无裳。
布襦不掩胫,念之热中肠。
朝缉满一篮,莫缉满一筐。
行看机中布,计日渐可量。
我衣苟巳成,不忧天早霜。
白露下百草,茎叶日纷委。
是时禾黍登,充积遍都鄙。
在郊既千庾,入邑复万轨。
人言田家乐,此乐谁可比。
租赋以输官,所馀足储峙。
不然风雪至,冻馁及妻子。
优游茅檐下,庶可以卒岁。
太平元有象,治世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