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下百草,茎叶日纷委。
是时禾黍登,充积遍都鄙。
在郊既千庾,入邑复万轨。
人言田家乐,此乐谁可比。
租赋以输官,所馀足储峙。
不然风雪至,冻馁及妻子。
优游茅檐下,庶可以卒岁。
太平元有象,治世乃如此。
白露下百草,茎叶日纷委。
是时禾黍登,充积遍都鄙。
在郊既千庾,入邑复万轨。
人言田家乐,此乐谁可比。
租赋以输官,所馀足储峙。
不然风雪至,冻馁及妻子。
优游茅檐下,庶可以卒岁。
太平元有象,治世乃如此。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白露时节,田野上各种作物丰收的景象。"白露下百草,茎叶日纷委",形象地写出秋露滋润下植物的丰茂与凋零,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接着诗人提到"禾黍登",即稻谷和小米成熟,满目皆是丰收的景象,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储备丰富,"千庾"、"万轨"皆是丰收的象征。
诗人接着指出农民的"田家乐"并非轻易可得,丰收的成果要用来缴纳税赋,剩余的部分才足以度过严冬,预防风雪带来的饥寒。"不然风雪至,冻馁及妻子",表达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对自然灾害的担忧。然而,即使生活艰难,他们仍能在"茅檐下优游",期待能安稳度过一年。
最后,诗人以"太平元有象,治世乃如此"作结,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盛世和良好治理的赞美,认为这样的丰收正是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体现。整首诗通过农事丰收的描绘,反映了元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农民生活的现实状况。
客思到秋如乱麻,每逢佳节倍思家。
黄花只作去年好,绿鬓自嫌今岁华。
千里有情犹共月,一樽无事且倾霞。
闲来甘露堂前坐,老柳条条噪暮鸦。
枯筇挂倒星斗傍,意行屈曲忘陵冈。
忽逢萧寺倚岩腹,门前水影涵山光。
凭虚飘欲上霄汉,览远浩如浮大沧。
嗟子失身坠世网,恨不与子同翱翔。
白莲共结清净社,红裙绝意温柔乡。
何当脱屣声利场,从渠万态争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