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其二十八月》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其二十八月》全文
元 / 赵孟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池水何洋洋,沤麻水中央。

数日麻可取,引过两手长。

织绢能几时,织布巳复忙。

依依小儿女,岁晚叹无裳。

布襦不掩胫,念之热中肠。

朝缉满一篮,莫缉满一筐。

行看机中布,计日渐可量。

我衣苟巳成,不忧天早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妇艰辛织布的画面。"池水何洋洋"以池水的宽广反衬出农妇的勤劳,"沤麻水中央"暗示了她正在忙碌地准备麻料。接着,诗人通过"数日麻可取,引过两手长"描述了织布的过程,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工作的耐心。

"织绢能几时,织布巳复忙"反映了织布的繁忙和紧迫,妇女们既要织细薄的绢,又要赶制粗布,以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依依小儿女,岁晚叹无裳"则揭示了家庭生活的困苦,孩子们连衣服都穿不上,只能在寒冬中瑟瑟发抖。

"布襦不掩胫,念之热中肠"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挂念,看到孩子们衣不蔽体,内心充满忧虑。"朝缉满一篮,莫缉满一筐"进一步强调了织布的艰辛,一天下来也只能完成一点点。

最后两句"行看机中布,计日渐可量"预示着希望的渺茫,但只要坚持下去,织布进度还是可以衡量的。"我衣苟巳成,不忧天早霜"表达了诗人对织布成功的期待,即使天气寒冷,只要有衣物完成,就能抵御严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代农村妇女艰辛的织布生活,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家庭温饱的期盼。

作者介绍
赵孟頫

赵孟頫
朝代:元   字:子昂   号:松雪   籍贯:松雪道   生辰:1254—1322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猜你喜欢

菩萨鬘

白云飞渡商于水。征衫湿透思亲泪。书至说平安。

教儿还故山。故山留不住。乡水催人去。

山水苦亲与。浮生问鹧鸪。

(0)

再和送岭口仓季高兄二首·其二

尽职随高下,吾无问孰何。

留看烹玉雪,入对丽金波。

任大盐中举,官卑柳下和。

当涂须刮目,父执故人多。

(0)

送周肖白

新年才两日,又见送行人。

画好难投俗,诗工不疗贫。

烟深杨柳岸,雨瘦鹭鸶身。

且莫东归去,京华易得春。

(0)

题刘总郎书堂屏上

怀人已仙去,书堂犹昔时。

夜梦虽微茫,昼日俨在兹。

我欲载遗事,简素多亡遗。

目前尚如此,后世谁相知。

(0)

穿破衲赞

针短线难穿,闲拈当负暄。

不须嫌破碎,提起自完全。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一一五

五月五日午时,大书特书屡书。

不向空中咄咄书,是马何曾唤作驴。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