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应须与智论,浮萍自在为无根。
埽门何太抛途辙,解佩犹能弃渥恩。
草径旋封迷旧迹,苔阶乱织露新痕。
不唯此景供游赏,无限烟萝尽一吞。
进退应须与智论,浮萍自在为无根。
埽门何太抛途辙,解佩犹能弃渥恩。
草径旋封迷旧迹,苔阶乱织露新痕。
不唯此景供游赏,无限烟萝尽一吞。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延寿的《山居诗》其十四,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对人生进退的哲理思考。首句“进退应须与智论”表明了诗人认为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应以智慧来判断选择,而不是盲目跟从。接下来的“浮萍自在为无根”以浮萍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强调自由自在的同时也暗示了无常之感。
“埽门何太抛途辙,解佩犹能弃渥恩”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放弃世俗荣华,回归简朴生活的态度,清扫门户象征去除尘世痕迹,解下佩饰则代表舍弃恩惠。诗人通过这两个动作,展现了超脱世俗的决心。
“草径旋封迷旧迹,苔阶乱织露新痕”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和变化,草木生长迅速,掩盖了过往的足迹,苔藓蔓延,显露出新的痕迹,寓示着时光流转和自然的生生不息。
最后两句“不唯此景供游赏,无限烟萝尽一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色的深深沉醉,认为它不仅可供观赏,更是心灵的寄托,能包容和消化生活中的所有情感和经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借物抒怀,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以及深沉的人生哲思。
三军喜气铄飞花,睡起空惊月在沙。
未集骅骝金騕袅,故残鳷鹊玉横斜。
偶还仗内身如寄,尚忆江南酒可赊。
宣劝不多心自醉,强扶衰白拜君嘉。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
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
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诗,次韵答之》【宋·苏轼】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https://shici.929r.com/shici/Ry7AS4PIK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