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雨诗·其二》
《喜雨诗·其二》全文
明 / 何乔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屏翳驱云昼不开,龙瓢滴滴自天来。

才看白练垂檐隙,忽报银河落涧隈。

嫠妇从今收滞穗,田家无复叹污莱。

朝来默听民歌颂,尽道皇仁被九垓。

(0)
鉴赏

这首《喜雨诗(其二)》由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

首句“屏翳驱云昼不开”,以屏翳象征风雨之神,生动地描绘了乌云密布、阴沉压抑的景象,暗示着长时间的干旱。接着,“龙瓢滴滴自天来”一句,巧妙地将雨水比作从天而降的龙瓢,形象地展现了雨水的珍贵与突然降临的惊喜。

“才看白练垂檐隙,忽报银河落涧隈。”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水的形态和分布,白练般的细雨从屋檐缝隙中缓缓滴落,仿佛银河倒悬于山涧边,既表现了雨水的细腻与美丽,也暗示了雨水的充沛与广泛。

“嫠妇从今收滞穗,田家无复叹污莱。”这两句转而关注民生,描述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使得长期受困于干旱的农妇得以收获,田间不再因缺水而荒芜,体现了雨水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最后,“朝来默听民歌颂,尽道皇仁被九垓。”表达了民众对这场及时雨的感激之情,认为这是皇恩的体现,雨水遍及大地,滋润万物,展现出诗人对君主施政效果的正面评价,以及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民生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喜雨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雨水与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君主治理效果的期待与赞许。

作者介绍

何乔新
朝代:明   号:椒丘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生辰:1427年-1502年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猜你喜欢

采石怀李白

梦断金鸡万里天,醉挥秃笔扫鸾笺。

锦袍日进酒一斗,采石江空月满船。

金马重门天似海,青山荒冢夜如年。

秪应风骨蛾眉妒,不作天仙作水仙。

(0)

秋日

江上秋风吹布袍,满林败叶暮萧骚。

云沈雁信人千里,雨荅蛩声客二毛。

汗马功名知命薄,蠹鱼文字漫心劳。

十年辛苦成何事,赢得一贫声价高。

(0)

三月十三日夜宿淦西山绝顶

夜登绝顶几千尺,临晓始知归路遥。

水满大江舟窅窅,尘飞客路马萧萧。

山河势窄如悬网,云汉光低不作桥。

十二年间多少恨,春来不共冻痕消。

(0)

啸轩

开轩出平湖,四望惟青天。

啸声静中起,万象俱回旋。

云霞未改色,水波为之先。

白日每少光,长风亦萧然。

沈吟阮公咏,兴怀广武边。

寂寞千载后,慷慨千载前。

斯人竟何人,托志在空言。

(0)

雨中花.风情

料峭东风吹细雨。作使得、春愁无主。昨日清明。

今朝百五,渐渐春光去。巨胜花前曾记遇。

难忘却、碧桃千树。

拥髻灯前,偷香被底,一一销魂语。

(0)

满江红.王栩缘、陆廉夫二丈画小孤山双箑

星斗文章,罗腕底、江山咫尺。

谁不数、右丞诗意,探微词笔。

极目惊涛烟浪远,凝神秋水长天碧。

更岚光、晴翠湿红霞,无朝夕。兴亡系,蛟龙蛰。

沧桑感,英雄息。共金焦两点,鼎分峙立。

十万健儿曾鼓掌,三千珠履都生色。

想当年、旌旆话彭郎,成陈迹。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