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斗文章,罗腕底、江山咫尺。
谁不数、右丞诗意,探微词笔。
极目惊涛烟浪远,凝神秋水长天碧。
更岚光、晴翠湿红霞,无朝夕。兴亡系,蛟龙蛰。
沧桑感,英雄息。共金焦两点,鼎分峙立。
十万健儿曾鼓掌,三千珠履都生色。
想当年、旌旆话彭郎,成陈迹。
星斗文章,罗腕底、江山咫尺。
谁不数、右丞诗意,探微词笔。
极目惊涛烟浪远,凝神秋水长天碧。
更岚光、晴翠湿红霞,无朝夕。兴亡系,蛟龙蛰。
沧桑感,英雄息。共金焦两点,鼎分峙立。
十万健儿曾鼓掌,三千珠履都生色。
想当年、旌旆话彭郎,成陈迹。
这首《满江红·王栩缘、陆廉夫二丈画小孤山双箑》是晚清画家吴湖帆所作,以小孤山双箑画为灵感,通过描绘画面中的景象和引发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与英雄豪情的感慨。
"星斗文章"四字,形容画中山水的壮丽,如同星辰点缀,文采斐然。"罗腕底、江山咫尺"则写出画中江山之小,却能尽收眼底,给人以亲近感。接着,诗人将王维(右丞)的诗意和词笔比作画中的艺术魅力,赞美其深远意境。
"极目惊涛烟浪远,凝神秋水长天碧",描绘了画面中波涛汹涌和宁静深远的景色,展现出自然的壮阔与深邃。"更岚光、晴翠湿红霞,无朝夕",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转,无论早晚,美景如常。
下片转而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蛟龙蛰"象征英雄人物的沉寂,"沧桑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金焦两点,鼎分峙立",借小孤山与金山对峙的形象,寓意历史格局的稳固与变迁。"十万健儿曾鼓掌,三千珠履都生色",回忆往昔的繁华,即使是曾经的辉煌,也已成为过去。
最后,"想当年、旌旆话彭郎,成陈迹",诗人感叹过去的辉煌已成往事,只剩下历史的记忆,如同谈论彭郎的故事,成为遥远的陈迹。整首词以画入诗,借景抒怀,体现了吴湖帆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历史人文情怀。
白苧寒生水殿风,芙蓉花谢茱萸红。
姑苏台上夕宴罢,试问君恩何处浓。
馆娃歌舞年年别,宝带同心为谁结。
浣沙女子解捧心,嫣然能使君王悦。
人情反覆难重陈,羞向君前更效颦。
转眼朱颜易消歇,问他娇宠能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