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何须热,繁华独厌春。
十年淹俗吏,何日作闲人。
山水贻情远,松筠入梦频。
红尘徒扰扰,老却百年身。
官职何须热,繁华独厌春。
十年淹俗吏,何日作闲人。
山水贻情远,松筠入梦频。
红尘徒扰扰,老却百年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首句“官职何须热”,直接点出对官场的热情不值得追求,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接着“繁华独厌春”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热闹繁华的反感,特别是春天的繁华,似乎更让诗人感到厌倦,可能是因为春天的生机勃勃与官场的死气沉沉形成了鲜明对比。
“十年淹俗吏,何日作闲人”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十年来作为普通官吏的不满,以及渴望早日成为闲散之人的心愿。这种愿望不仅仅是对自由的向往,也是对官场束缚的解脱。
“山水贻情远,松筠入梦频”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山水不仅给予他情感上的慰藉,更是他梦中的常客,暗示了他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的情感需求在大自然中得到了释放。
最后一句“红尘徒扰扰,老却百年身”总结了诗人的感慨,红尘世界的纷扰最终只会让人身心疲惫,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光阴。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以及对真正生活意义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自然山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