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萧清汝水湄,寓公仍有庾征西。
机轮宛转春寒硙,浮线萦纡漾小溪。
入定僧閒多却扫,深春人去自成蹊。
一杯相属知何日,成事因须共到齐。
古寺萧清汝水湄,寓公仍有庾征西。
机轮宛转春寒硙,浮线萦纡漾小溪。
入定僧閒多却扫,深春人去自成蹊。
一杯相属知何日,成事因须共到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古寺萧清汝水湄”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座古老的寺庙坐落在清澈的汝水岸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寓公仍有庾征西”一句,通过典故的引用,暗示了寺庙中居住的僧侣们虽远离尘嚣,但内心仍怀有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如同庾征西一样,充满了精神的富足。
“机轮宛转春寒硙,浮线萦纡漾小溪”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机轮在春寒中缓缓转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而浮线在溪水中蜿蜒流淌,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暗含了对生命流转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入定僧閒多却扫,深春人去自成蹊”则进一步展示了寺庙内僧侣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僧人们在入定时心无旁骛,闲适自在,连日常的清扫工作都显得多余;而在春天,即使人迹罕至,小径也会自然形成,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最后,“一杯相属知何日,成事因须共到齐”表达了诗人对于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共同成就美好未来的期待。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合作与团结力量的肯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及其周围环境的宁静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赞美。
读书不能救奇穷,旁人劝我学老农。
识字不能免愁苦,旁人劝我学良贾。
秉耒不知耘与耕,据算不知亏与盈,学农学贾皆无成。
如此迂腐君莫笑,富贵从来难逆料。
力田农,虽可为,水旱毕竟随天时。
居奇贾,虽可作,慢藏亦恐遭奇祸。
不如潜心经济与文章,始则困兮终则昌。
寸心天万世,六合清明开。
风云积时代,日月相往来。
地维隆西北,万里山横排。
中突一华起,浑抱洪濛胎。
河水昆仑顶,毕气吞江淮。
方海司出纳,全脉为之回。
士不遇三代,贤愚齐尘埃。
反望古制复,假手凡庸才。
清时召不起,老病完形骸。
冬青屡相识,夜哭臣麻鞋。
凄凄春雨苑,猎猎秋风台。
匹马倦天下,著书空余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