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何总管等慈寺诗二首·其二》
《次韵何总管等慈寺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古寺萧清汝水湄,寓公仍有庾征西。

机轮宛转春寒硙,浮线萦纡漾小溪。

入定僧閒多却扫,深春人去自成蹊。

一杯相属知何日,成事因须共到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古寺萧清汝水湄”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座古老的寺庙坐落在清澈的汝水岸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寓公仍有庾征西”一句,通过典故的引用,暗示了寺庙中居住的僧侣们虽远离尘嚣,但内心仍怀有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如同庾征西一样,充满了精神的富足。

“机轮宛转春寒硙,浮线萦纡漾小溪”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机轮在春寒中缓缓转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而浮线在溪水中蜿蜒流淌,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暗含了对生命流转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入定僧閒多却扫,深春人去自成蹊”则进一步展示了寺庙内僧侣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僧人们在入定时心无旁骛,闲适自在,连日常的清扫工作都显得多余;而在春天,即使人迹罕至,小径也会自然形成,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最后,“一杯相属知何日,成事因须共到齐”表达了诗人对于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共同成就美好未来的期待。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合作与团结力量的肯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及其周围环境的宁静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赞美。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放歌·其四

读书不能救奇穷,旁人劝我学老农。

识字不能免愁苦,旁人劝我学良贾。

秉耒不知耘与耕,据算不知亏与盈,学农学贾皆无成。

如此迂腐君莫笑,富贵从来难逆料。

力田农,虽可为,水旱毕竟随天时。

居奇贾,虽可作,慢藏亦恐遭奇祸。

不如潜心经济与文章,始则困兮终则昌。

(0)

读顾亭林先生书感而作

寸心天万世,六合清明开。

风云积时代,日月相往来。

地维隆西北,万里山横排。

中突一华起,浑抱洪濛胎。

河水昆仑顶,毕气吞江淮。

方海司出纳,全脉为之回。

士不遇三代,贤愚齐尘埃。

反望古制复,假手凡庸才。

清时召不起,老病完形骸。

冬青屡相识,夜哭臣麻鞋。

凄凄春雨苑,猎猎秋风台。

匹马倦天下,著书空余哀。

(0)

游阳山庵赠宋禅师

犹记祇园九日游,寒山落叶几经秋。

惭侬十载徒乌帽,输汝一庵到白头。

贝叶飘残来去劫,天花散尽古今愁。

虎溪自此宜联社,为爱高人惠远俦。

(0)

偶成

望里平林高复低,征车兀兀走长堤。

杨花似欲留人住,乱向东风裹马蹄。

(0)

渡太湖口占

天连云水荡胸开,自笑乘风破浪才。

七十二峰青不断,片帆飞过太湖来。

(0)

读史·其四

一出曲端死,再出郦琼叛。

心学乃杀人,符离四十万。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