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绝顶几千尺,临晓始知归路遥。
水满大江舟窅窅,尘飞客路马萧萧。
山河势窄如悬网,云汉光低不作桥。
十二年间多少恨,春来不共冻痕消。
夜登绝顶几千尺,临晓始知归路遥。
水满大江舟窅窅,尘飞客路马萧萧。
山河势窄如悬网,云汉光低不作桥。
十二年间多少恨,春来不共冻痕消。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郭钰的《三月十三日夜宿淦西山绝顶》描绘了夜晚登山的艰辛与黎明时分的孤独感受。首句“夜登绝顶几千尺”展现了诗人独自攀登高峰的决心和壮志,而“临晓始知归路遥”则流露出对未知路程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水满大江舟窅窅,尘飞客路马萧萧”,通过描绘江面船只的渺小和旅途尘土飞扬的场景,进一步渲染出旅途的遥远和艰辛。诗人运用“窅窅”形容江舟之小,形象生动;“萧萧”则写出马蹄声的孤单,增添了寂寥气氛。
“山河势窄如悬网,云汉光低不作桥”运用比喻,将山河比作高悬的网,天空的云汉低垂得仿佛不能作为渡河的桥梁,寓言了诗人所处环境的险峻和困境。
最后,“十二年间多少恨,春来不共冻痕消”表达了诗人历经岁月变迁,心中累积的愁绪和遗憾,即使春天来临也无法消解那冰冻般的痛苦记忆。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又孤寂无奈的心境。
执舆入辇蹶痿几,陟险山农笑却时。
屐齿未常先雍老,翚飞久已见甍楣。
磴扉百步犹流汗,观阁三休岂易追。
浪漫悠悠一鸡肋,角巾东路最平夷。
少年学诗书,晚岁探至道。
岂伊封疆臣,乃是廊庙宝。
苦恨富贵迟,声名得空早。
忆惟西羌桀,始建元戎纛。
恩威炳朝日,号令靡秋草。
功勋不容究,孤高易摧倒。
归来易三邦,但养胸中颢。
宁知北边将,还须用耆老。
春风吹旌旆,先声遍城堡。
往事安足惩,遗黎待公保。
汝南百日留,走遍三男子。
思归非吾计,聊亦为尔耳。
行装理肩舆,客舍卷床笫。
儿言世情恶,平地风波起。
舟行或易摇,舟静姑且已。
匏系虽非愿,蠖屈当有俟。
老人思虑拙,小子言有理。
晨炊廪粟红,晓市淮鱼美。
索居庖无人,归去迎伯姊。
终岁得安闲,幽居无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