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学诗书,晚岁探至道。
岂伊封疆臣,乃是廊庙宝。
苦恨富贵迟,声名得空早。
忆惟西羌桀,始建元戎纛。
恩威炳朝日,号令靡秋草。
功勋不容究,孤高易摧倒。
归来易三邦,但养胸中颢。
宁知北边将,还须用耆老。
春风吹旌旆,先声遍城堡。
往事安足惩,遗黎待公保。
少年学诗书,晚岁探至道。
岂伊封疆臣,乃是廊庙宝。
苦恨富贵迟,声名得空早。
忆惟西羌桀,始建元戎纛。
恩威炳朝日,号令靡秋草。
功勋不容究,孤高易摧倒。
归来易三邦,但养胸中颢。
宁知北边将,还须用耆老。
春风吹旌旆,先声遍城堡。
往事安足惩,遗黎待公保。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友人李诚之赴任瀛洲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李诚之深厚的期许和对他未来仕途的寄望。诗人赞扬李诚之年轻时便勤奋学习,晚年追求深刻的人生哲理,认为他不仅有封疆大臣的才能,更是朝廷栋梁。诗中流露出对李诚之未能早日显达的惋惜,但也提醒他要有耐心,因为真正的英雄如西羌桀那样的人物,也是在历经磨砺后才建立功业。
诗人进一步强调,李诚之的威望和智慧如同朝日般照耀,他的号令如同秋草般深入人心。然而,他也告诫李诚之功绩深厚不宜过分探究,以免因孤高而易受挫折。尽管如此,诗人坚信李诚之归来时定能安定三邦,关键在于保持内心的清明。
最后,诗人以北边将领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才作结,暗示李诚之的资历和经验将在边疆发挥重要作用。他祝愿春风中李诚之的旗帜飘扬,声威先于其人传遍各地,同时提醒他过去的教训不足以作为惩戒,而是要以保护黎民百姓为己任。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鼓励,又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苏辙对人才的赞赏和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