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过登封阎氏园》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过登封阎氏园》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暑尚烦襟,林泉净客心。

菊残知节过,荷尽觉池深。

疏柳摇山色,青苔遍竹阴。

犹嫌近官道,轣辘听车音。

(0)
注释
秋暑:秋天的暑热。
烦襟:烦闷的心情。
林泉:山林和泉水。
净客心:使人心情清爽。
菊残:菊花凋零。
节过:时节已过。
荷尽:荷花凋谢。
池深:池水显得更深。
疏柳:稀疏的柳树。
摇山色:摇动山的颜色。
青苔:青绿色的苔藓。
遍竹阴:覆盖在竹子的阴凉处。
嫌:嫌弃。
近官道:靠近官道。
轣辘:车轮滚动的声音。
车音:车辆的声音。
翻译
秋季暑气仍未消,山林泉水洗净我心烦。
菊花凋零知时节已过,荷花凋谢池水显得更深沉。
稀疏的柳树摇曳着山色,青苔覆盖在竹子的阴凉处。
我仍嫌这里靠近官道,车轮声嘈杂让我听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过登封阎氏园》中的其中一首。诗人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色,表达了对官场尘嚣的厌倦和对自然静谧的喜爱。

首句“秋暑尚烦襟”写出了秋天虽然暑气未消,但仍能感受到内心的烦躁。接着,“林泉净客心”则转而描绘了林木幽深、泉水清澈的环境,让人心灵得到净化。诗人观察到菊花凋零,意识到季节已过,同时池塘荷花凋零,显得水深,这些细节反映出时光的流逝。

“疏柳摇山色,青苔遍竹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色与竹林的静美,柳树稀疏地摇曳,青苔覆盖在竹子的阴凉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画面。然而,最后一句“犹嫌近官道,轣辘听车音”又透露出诗人对于接近官道的遗憾,因为车马声嘈杂,打破了他所向往的远离尘世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知。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钗头凤.读蘧庵先生词用原韵

啄月手,谈天口。胸中云梦吞须九。宁游戏,非文字。

问他作者,几人曾会。未。未。未。情丝镂,啼珠溜。

断肠怕学屯田柳。羞溱洧,翻清徵。

笛吹江阁,帆骑峡水。似。似。似。

(0)

虞美人.吴门遇嘉禾沈馨闻追感延令旧游赋赠

与君且醉枫桥酒,往事思量否。

夜乌筵上尽情啼,曾看两行红粉黛鬟低。

建封去后秋娘老,燕子楼空了。

阿谁留得最长条,重倚东风再斗沈郎腰。

(0)

恋绣衾.春暮二首·其二

昏昏绿水乳燕飞,蹙香红、堆满地衣。

梳洗罢、登楼望,见长天,一碧四围。

行人更在天之外,问地名、甚处武威。

想郎处、枝头鸟,并无杜宇劝归。

(0)

河传.紫蛱蝶花

低亸墙阴,微晕帘罅,露濯烟梳。满园奼紫趁晴铺。

萦纡。傍裙裾。玉娥扑遍花间路。谁飞去。

纨扇今番误。有时粉翅凝花须。轻扶。问伊如不如。

(0)

点绛唇.舟行秋望

历乱烟村,推篷爱煞晴秋爽。

柴门栗橡,风定谁敲响。野鸭濛濛,懒漫勤依桨。

鱼蛮莽,惊飞两两,触损玻璃样。

(0)

望江南.宛城五日追次旧游漫成十首·其三

重五节,记得在扬州。

歌板千群游法海,酒旗一片写高邮。茉莉打成毬。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