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浓濯翠芙蕖,南北堤防慨想馀。
今日玉关为外户,年年巡狩奉安舆。
万峰浓濯翠芙蕖,南北堤防慨想馀。
今日玉关为外户,年年巡狩奉安舆。
这首诗描绘了山川壮丽与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国家边防和君主巡狩的颂扬。
首句“万峰浓濯翠芙蕖”,以“万峰”形容山峦之多,以“浓濯”描绘山色之深绿,如同被清水洗涤过一般,而“翠芙蕖”则巧妙地将山比作荷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山川之美。
次句“南北堤防慨想馀”,转而表达对历史的追思。这里的“堤防”不仅指实际的防御工事,也象征着古代的边疆防线。诗人通过“慨想”二字,表达了对这些历史遗迹的深深感慨,暗示了它们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替。
第三句“今日玉关为外户”,将视角转向现实,点明了边关的重要性。在古代,“玉关”常指边关要塞,这里用“外户”来形容,意味着边关已如门户一般开放,不再像过去那样封闭,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最后一句“年年巡狩奉安舆”,则展现了君主对国家的关怀与治理。每年的巡狩活动,不仅是对边疆的巡视,也是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体现了君主的责任与担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国家边防的重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君主治国理政的颂扬,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家国情怀。
晓登丹霞峰,暮入仙都宿。
麻姑胜游遍,驱车第三谷。
落落千岁杉,干直枝不曲。
根本托幽邃,匠师岂易斸。
佗山石枯裂,斯□莹青玉。
乃知灵源深,馀液泽林麓。
白云起西冈,华仙有遗躅。
阴功影响绝,为阅飞升窟。
长笑呼幽人,玉乳金鼎熟。
岁时不须问,山花自红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