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馀逢八斋,端居得静便。
静便心应适,而转愁绪繁。
绪繁云缘何,望泽意殷然。
往来郭门外,非不麦芊芊。
及时施甘膏,乃可期饼饘。
絮云亦屡作,率被狂风牵。
斋无不用敬,明禋况祈年。
望柱占础润,遑问春阑珊。
旬馀逢八斋,端居得静便。
静便心应适,而转愁绪繁。
绪繁云缘何,望泽意殷然。
往来郭门外,非不麦芊芊。
及时施甘膏,乃可期饼饘。
絮云亦屡作,率被狂风牵。
斋无不用敬,明禋况祈年。
望柱占础润,遑问春阑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弘历在斋居期间对雨水的期盼与对农业丰收的忧虑。首句“旬馀逢八斋,端居得静便”点明了时间背景和诗人选择在斋日静坐的原因。接着,“静便心应适,而转愁绪繁”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忧虑之间的矛盾状态。
“绪繁云缘何,望泽意殷然”中,“绪繁”指思绪纷乱,“望泽”则寄托了对雨水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农田灌溉的深切关怀。“往来郭门外,非不麦芊芊”描述了城门外麦田茂盛的景象,但紧接着的“及时施甘膏,乃可期饼饘”则暗示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絮云亦屡作,率被狂风牵”通过描写云彩的反复变化和被狂风影响,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担忧。“斋无不用敬,明禋况祈年”表明了诗人斋戒时的虔诚态度,以及对丰收的祈祷。
最后,“望柱占础润,遑问春阑珊”以柱础湿润象征着雨水的到来,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但诗人更关心的是雨水能否及时降临,确保农作物的生长。整首诗情感细腻,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也流露出其对农业生产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