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阴微雨雨还晴,却引中心慰望生。
过午密云旋大霈,烟波耐可畅予情。
晓阴微雨雨还晴,却引中心慰望生。
过午密云旋大霈,烟波耐可畅予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御园中泛舟时所见的雨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诗人情感的微妙波动。
首句“晓阴微雨雨还晴”,描绘了清晨时分,天空阴沉,细雨绵绵,但不久雨势减弱直至停歇,展现出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这一句通过“晓阴”、“微雨”、“雨还晴”的交替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期待的氛围。
次句“却引中心慰望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在经历了雨后的宁静之后,诗人的心中生发出一种欣慰与期待的情感。这里的“慰望”不仅指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蕴含着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
第三句“过午密云旋大霈”,描述了时间推移至午后,天空又聚集起浓厚的云层,最终引发了大雨。这句通过“过午”、“密云”、“大霈”的连贯描绘,展现了自然界力量的突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情感的起伏。
最后一句“烟波耐可畅予情”,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的心情。尽管大雨倾盆,但“烟波”(即水面上的雾气)似乎能够满足或释放诗人的某种情感需求,使得他的心情得以舒展。这里的“耐可”二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体现了他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平静与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御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自然变化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写,也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擎书使者来海涯,蹑晓迫趣登轮车。
高冈碾断赤石骨,长空拂碎红云花。
大声坎坎打天鼓,小声呜呜煎春茶。
羲生驭日信可并,阿香撒雨何足誇。
直入九重紫金殿,玉皇对坐倾流霞。
霓裳羽衣万变态,龙笙凤管相喧哗。
从容握手问至道,掀髯一笑吾还家。
山腰万仞露,不临不测渊。
俯身窥栖鹘,举手接飞鸢。
山头旧冰雪,闪闪挂飞泉。
溪中万古石,跳珠溅潺湲。
忽惊仄路绝,空行驾危椽。
峰峰自回合,藤曼束荒烟。
盘盘缘石壁,磴磴扪青天。
遥看来往人,缥缈讶飞仙。
更闻猛虎啸,当我踞层巅。
劳臣有定限,岂敢惮艰难。
匹马千山外,迢迢夕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