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大巧貌如愚,终日劳劳未觉痡。
收拾钁头閒一枕,祇应蝴蝶共欢娱。
胸藏大巧貌如愚,终日劳劳未觉痡。
收拾钁头閒一枕,祇应蝴蝶共欢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充满了禅意与哲理。
首句“胸藏大巧貌如愚”,诗人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内心的丰富与外在的朴素。这里的“大巧”并非指技艺上的高超,而是指智慧、思想的深邃;而“貌如愚”则是说外表看似平凡、无知,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这种内外的反差,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世界的独特见解。
次句“终日劳劳未觉痡”,进一步描述了和尚日常生活的状态。他虽然忙碌,但并未感到疲惫或厌倦,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以及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劳作对他而言,或许是一种修行,一种与世界、与自我对话的方式。
第三句“收拾钁头閒一枕”,通过具体的行动——收拾农具后,短暂地休息片刻,展现了和尚生活的另一面。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的勤劳,也暗示了他在劳作之余,不忘寻求内心的平静与休息。这一细节,让人感受到和尚生活的平衡与和谐。
最后一句“祇应蝴蝶共欢娱”,以蝴蝶为喻,表达了和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自由与快乐。蝴蝶的轻盈与自由,象征着和尚心灵的解放与愉悦。这句话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更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和尚平凡而又不凡的生活状态,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精神追求。它不仅是一首对和尚生活的写照,也是对人生、自然、内心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垂桑弓,挂蓬矢,旦夕如长凫,谁将哺尔乌。
来啄粟飞入网罗,将尔含哺向滹沱。
河水㶁㶁,黄沙淫淫。琴弦自有心,翻奏山水音。
流响入明堂,锡尔龙凤章。
但得龙凤章,不愿尚书郎。
持归报尔父母,父母之恩安可毕。
歌黄钟,鼓朱瑟,高堂沉沉射红日。
生无冠组分,碌碌守迍邅。
越南十二月,尽室复远迁。
故国眇天末,扁舟薄言旋。
闽中地气暖,可免丝与绵。
旧业虽荒芜,尚有一顷田。
他乡困饥寒,胡为重留连。
且闻江海熟,已不忧荒年。
此州固信美,旅寓岂其然。
盘餐未易遘,薪水亦费钱。
虽得山水玩,顾非贫士便。
素癖厌人事,况乃居市廛。
毅然舍此去,飘飖御风烟。
夜泊桐江云,放歌渔父篇。
朝登富春山,钓台两高悬。
如云迫迟暮,顿觉忘忧煎。
行复经武夷,真诠落吾缘。
引手向紫霞,高招控鹤仙。
沆瀣亦可饱,安能逐鸱鸢。
局局禹迹里,里情向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