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好泉品,清切锡城隅。
松石阴堪结,莲蓉翠不孤。
寺虚流夜气,沙润长秋菰。
笑挈二三子,朔风近舞雩。
惠山好泉品,清切锡城隅。
松石阴堪结,莲蓉翠不孤。
寺虚流夜气,沙润长秋菰。
笑挈二三子,朔风近舞雩。
这首诗描绘了惠山第二泉水的清雅与宁静之美,以及周围环境的自然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泉水旁松石相映、莲蓉环绕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的自然之中。夜晚寺中传来悠扬的钟声,与流水声交织,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沙地湿润,秋日的菰草在风中轻轻摇曳,更显出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活力。最后,诗人邀请友人一同前来,享受这如画般的美景,似乎在分享这份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传递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意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西风瑟瑟,恁中秋才过,晚寒微逗。
桂已吹香丛菊蕾,又近重阳时候。
越渚蝉寒,吴天雁老,感序添怀旧。
夜窗闲话,烛花弹落残漏。
记否巷陌斜阳,柴门共倚,小立沉吟久。
一去星霜成五换,独自香残人瘦。
念熟金经,书谙玉箸,日课娱慈母。
愁余含睇,梦中还想携手。
韶光又转梅花,窗几醒人诗眼。
玉笛谁家,婉转东风吹暖。
几回徙倚樱桃下,春聚画栏西畔。
正山城、不夜彩灯笼翠,月华飞满。
奈新来、意味因愁闲咏,辜负轻晴池馆。
早燕迟莺,销却年华强半。
柔丝偏绾愁丝紧,那管离人肠断。
只朝朝、屈指行期愁近,酒怀都懒。
飞絮漫天,掩纸阁、坐到宵深。
狞飙?紧,萧萧竹也难任。
半晌擦檐搔瓦,与丁东铁马,并作清音。寒侵。
怪玉楼,冻和不禁。
多少空江征棹,料征人衣碎,煮酒孤斟。
万玉腾糅,正四垂、阴霰沉沉。
听取洒篷声脆,定触拨、前端离绪,感慨遥吟。
吟未已,还理弦、弹付蜀琴。
白头江令还家,吴天极目迷残照。
归心何处,桐阴井识,柳前门到。
家国苍凉,人天悲愤,江山凭吊。
付残碑翠墨,坏人千里,图画里,西风悄。
太息骚人潦倒。总一例雨啼烟啸。
暮年词赋,暮秋行旅,昔愁今抱。
如此江山,数行雁落,一钩月皎。
感余怀天末,芳馨脉脉,引幽兰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