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心性。未嫁桃花休诉命。不为销魂。
禁得衣香一霎闻。狂奴艳想。归去江湖同打桨。
卿理琴丝。唱我西溟绝妙词。
蕙兰心性。未嫁桃花休诉命。不为销魂。
禁得衣香一霎闻。狂奴艳想。归去江湖同打桨。
卿理琴丝。唱我西溟绝妙词。
此诗《减兰·书愿》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文人潘飞声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蕙兰心性”开篇即以蕙兰比喻女子的高洁情操和温婉性格,暗示了诗中女子的品性之美。接着“未嫁桃花休诉命”,以桃花未嫁之态,暗喻女子尚未婚配,表达了对女子纯洁无瑕的赞美。
“不为销魂”一句转折,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深意,暗示了女子虽未经历爱情的波折,但内心已有所触动。“禁得衣香一霎闻”,则通过衣香的瞬间感知,巧妙地传达了男子对女子的微妙情愫,以及女子对这份情感的敏感与珍视。
“狂奴艳想”一句,以“狂奴”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与女子共度江湖生活的渴望。“归去江湖同打桨”,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与爱人一同在江湖上泛舟,共享自由与快乐。
最后,“卿理琴丝,唱我西溟绝妙词”,诗人希望与爱人共同弹奏琴曲,吟唱美妙的诗歌,不仅体现了对艺术的热爱,更表达了对与爱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幅浪漫而深情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我闻禅师,荣领天竺。山色湖光,争辉夺日。
佛法禅道,日月灯烛。眼放电光,机逾臂竹。
说云门禅,如珠走盘。唱无生曲,铿金戛玉。
千眼洞明,万机攒簇。佛祖并驱,水云叠足。
掣颠掣狂,可记可录。诳嚇闾阎,鼓荡流俗。
眉毛厮结,形影相逐。把手共行,孤峰独宿。
彼上人者,难继高躅。
因甚如此,为佗牵犁入市,骑牛上屋。
七九从来八十三,六六何曾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