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阳气动,轻雷殷方鼓。
晴川泛朝光,草树沐新雨。
农人负耒出,操作及童竖。
有生宁不劳,俯仰各有取。
曰余本拙懒,逝将事农圃。
所急在治生,岂伊慕高古。
贫贱惜筋力,忧伤亦何补。
春至阳气动,轻雷殷方鼓。
晴川泛朝光,草树沐新雨。
农人负耒出,操作及童竖。
有生宁不劳,俯仰各有取。
曰余本拙懒,逝将事农圃。
所急在治生,岂伊慕高古。
贫贱惜筋力,忧伤亦何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自然景象与农人的劳作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首句“春至阳气动,轻雷殷方鼓”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阳光开始活跃,轻柔的雷声在大地上回响,预示着生机勃勃的季节已经来临。接着,“晴川泛朝光,草树沐新雨”进一步渲染了春日清晨的美景,阳光洒在平静的河面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草木在刚刚落下的春雨滋润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随后,“农人负耒出,操作及童竖”描绘了农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扛着锄头,不分老少,都在田间辛勤耕作。这不仅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有生宁不劳,俯仰各有取”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生命的存在都离不开劳作与付出。每一种努力都有其意义和收获。
最后,“曰余本拙懒,逝将事农圃。所急在治生,岂伊慕高古。贫贱惜筋力,忧伤亦何补”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他自认性情懒散,但决定投身于农耕生活,追求实际的生计,而不是追求高雅古朴的生活方式。他认为,珍惜体力,为生活而努力,才是最实在的,对于贫穷和忧伤,与其徒增烦恼,不如积极面对,努力改变现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劳动的价值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富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