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驾海生春潮,岩根石井澹不摇。
是中何曾得通理,而以名字悬岩腰。
道人眼空君勿怪,大小混融无杂坏。
呼僮探井濡砚时,是君砚中有沧海。
疾风驾海生春潮,岩根石井澹不摇。
是中何曾得通理,而以名字悬岩腰。
道人眼空君勿怪,大小混融无杂坏。
呼僮探井濡砚时,是君砚中有沧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疾风掀起海潮,然而在岩石根基的石井中,水波却平静如初,仿佛不受外界影响。诗人不解地问道,这深井之中怎能通达世间道理,却仅以名字刻于崖壁之上,显得微不足道。他告诉读者不必对此感到奇怪,因为道家思想主张万物浑然一体,不分大小,井中的水甚至能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大海。当道人吩咐童子取井水研磨墨砚时,诗人暗示这方砚台中蕴含着深远的海洋意象,寓意着宇宙的广大与人生的哲理。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展现出作者对自然与道的感悟。
病眼不禁黄土眯,尘缨屡费沧浪水。
晓窗笑语镜中人,但可置之岩穴里。
县官有田容我耕,收身已是太迟生。
醉眠牛背自安稳,山鸟惯听哦诗声。
经营小筑幽深处,借车欢喜移家去。
非公谁寄草堂赀,知我旧谙茆屋趣。
此心此地俱宽閒,从渠旷野多风寒。
灯前儿女话团栾,广厦期公千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