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孝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二》
《孝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昔年叨上殿,叹息动宸襟。

岂不人思奋,其如天意深。

帝王犹遇合,南北限升沈。

尚有登遐日,诸军特赐金。

(0)
翻译
昔日有幸面圣,感动了龙袍之心。
难道不想人们奋发有为,只是天意难以揣测深厚。
即使是帝王也有相遇和离散,命运在南北之间起伏沉浮。
未来还有登基之日,军队将士特别赐予金银以示恩宠。
注释
昔年:过去。
叨:有幸。
上殿:面圣(朝见皇帝)。
宸襟:皇帝的心意。
岂不:难道不。
人思奋:人们想要奋发。
其如:然而。
天意深:天意难以揣测。
帝王:皇帝。
犹:仍然。
遇合:相遇或离散。
南北:指地域差异,这里可能暗示朝廷与地方势力。
升沈:升迁或沉沦。
尚有:还会有。
登遐日:登基或去世之时。
诸军:各路军队。
特赐金:特别赏赐金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叶适的作品,名为《孝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二)》。从这短短的几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昔年叨上殿,叹息动宸襟",这里“昔年”指的是过去的岁月,“叨上殿”表明诗人曾经有机会进入皇宫内庭,与帝王亲近。"叹息"二字透露出一种无限感慨,而"动宸襟"则形象地描绘出心中的波澜和对往事的怀念。

接着,“岂不人思奋,其如天意深”中,“岂不”表达疑问,意味着难以解答的问题。"人思奋"指的是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而“其如天意深”则是对命运和天道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便是人间的智慧,也无法完全揭开天意的奥秘。

下一句,“帝王犹遇合,南北限升沈”,"帝王"指的是皇帝,而“犹遇合”则表达了对于过去历史时刻的回忆,那些可能是与君主交往的美好瞬间。"南北限升沈"则暗示了一种境况的变迁,可能是指朝代更替或者国家疆域的扩张和收缩。

最后,“尚有登遐日,诸军特赐金”,这里“尚有”表达了对未来某些美好时刻的期待。“登遐日”则是指那些值得纪念或庆祝的日子。"诸军特赐金"可能是在讲述皇帝对有功将士的赏赐,反映出一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触及了人与天命、历史变迁以及君臣之间关系等深层主题。诗句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意象,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孔尚书致仕因而有寄赠

高人心易足,三表乞身闲。

与世长疏索,唯僧得往还。

直声留阙下,生事在林间。

时复逢清景,乘车看远山。

(0)

台笠冒山雨,渚田耕荇花。

(0)

上桂州李大夫

今日辞门馆,情将众别殊。

感深翻有泪,仁过曲怜愚。

晚镜伤秋鬓,晴寒切病驱。

烟霞万里阔,宇宙一身孤。

倚马才宁有,登龙意岂无。

唯于方寸内,暗贮报恩珠。

(0)

赠韦况徵君

身欲逃名名自随,凤衔丹诏降茅茨。

苦节难违天子命,贞心唯有老松知。

回看药灶封题密,强入蒲轮引步迟。

今日巢由旧冠带,圣朝风化胜尧时。

(0)

寄郑鍊师

平生金石友,沦落向辰州。

已是二年客,那堪终日愁。

尺书浑不寄,两鬓计应秋。

今夜相思月,情人南海头。

(0)

桂州口号

画角三声动客愁,晓霜如雪覆江楼。

谁道桂林风景暖,到来重著皂貂裘。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