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孔尚书致仕因而有寄赠》
《孔尚书致仕因而有寄赠》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高人心易足,三表乞身闲。

与世长疏索,唯僧得往还。

直声留阙下,生事在林间。

时复逢清景,乘车看远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ǒngshàngshūzhìshìyīnéryǒuzèng
táng / zhūqìng

gāorénxīnsānbiǎoshēnxián
shìchángshūsuǒwéisēngwǎnghái

zhíshēngliúquēxiàshēngshìzàilínjiān
shíféngqīngjǐngchéngchēkànyuǎnshān

翻译
高尚的人心容易满足,三次上表请求辞官归隐。
他与世俗关系疏远,只与僧人来往频繁。
他的正直名声留在了朝廷,生活则在山林之间打理。
时常能遇到清静的景色,坐着车欣赏远方的山峦。
注释
高人:指品德高尚、超脱世俗的人。
易足:容易感到满足。
三表:古代官员请求辞职的文书。
乞身闲:请求退休以享受清闲生活。
疏索:疏远而稀少。
僧:出家人,这里指僧侣朋友。
往还:来来往往,交往。
直声:正直的名声。
阙下:指朝廷。
生事:生活琐事,日常生活。
清景:清幽的景色。
乘车:乘坐车辆。
远山:远方的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洁之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三表乞身闲"显示出这种渴望得以实现,而与世间保持一定距离的生活则被形象地比喻为"疏索"。诗人通过"唯僧得往还"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出家人能够自由自在、来去无阻的境界。

"直声留阙下"可能是在描写一种声音或者呼唤,在宫阙之下回响,而"生事在林间"则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归宿。接下来的"时复逢清景,乘车看远山"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刻遇见美好景色时的心境,那种宁静与远离尘嚣的享受。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深化了主题。朱庆馀作为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在当时颇受赞誉,这首诗正体现了他对于超然物外、寂寞高远生活追求的个性。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

残雪覆枯颅,手扶短榔栗。
送酒无苏州,一醉未易得。
青旗猎猎秋风吹,长瓶一吸亦足奇。
但办道傍常醉倒,不须解作藏真草。

(0)

溪上作

落日溪边杖白头,破裘不补冷飕飕。
戆愚酷信纸上语,老病犹先天下忧。
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
绍兴人物嗟谁在?
空记当年接俊游。

(0)

戏咏西州风上

衍沃绵千里,融和被四时。
蚕丛角歌吹,石室盛书诗。
绿树藏渔市,清江遶佛祠。
吾行更堪乐,载酒上蟆颐。

(0)

夏五月方闵雨忽大风雨三日未止

海风一夕狂拔木,山雨三朝猛穿屋。
向来望云眼欲枯,雨甚还忧败嘉谷。
今年旱势连吴中,吾州乃独劳神龙。
稽首龙公要斟酌,收云归山水归壑。

(0)

闲昧

身似枯禅谢世麈,岂容收歛强冠巾。
庾郎三韭不妨饱,晏子一裘何恨贫?
栖冷每怜鸡唱早,云开初见月痕新。
闲中有味君知否,熊掌驼峰未是珍。

(0)

小舟晚归

扶病寻溪友,忘忧泛钓槎。
渚寒无宿鹭,月白有啼鸦。
败壁青灯暗,幽窗稚子哗。
无生未暇说,且复议桑麻。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