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逢行》
《相逢行》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乐府曲辞

相逢狭道上,狭道不容鞭。

不知何年少,驱马气翩翩。

问君家远近,乃在城南隅。

翠幕垂珠箔,白玉砌庭除。

华堂锦瑟张,次第奏名姝。

庭前长玉树,芳香四序敷。

兄弟两三人,奕叶承华腴。

伯子殿中郎,仲子列金吾。

小子薄宦职,任侠倾国都。

五日一休沐,观者溢路衢。

入门开绮筵,珠履三千馀。

大妇织绮缟,中妇织流苏。

小妇尚骄小,临妆理粉朱。

大人且陶陶,安坐为欢娱。

(0)
鉴赏

这首《相逢行》描绘了一场偶遇引发的复杂情感与社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家庭背景以及社会地位的差异,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

首句“相逢狭道上,狭道不容鞭”,简洁地勾勒出场景,狭窄的道路限制了行人的活动,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系列的冲突或互动。接着,“不知何年少,驱马气翩翩”描绘了一位年轻英俊的少年策马而来,充满了活力和自信。

“问君家远近,乃在城南隅”引出了对话,询问对方的家庭住址,显示出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和对社会阶层的关注。“翠幕垂珠箔,白玉砌庭除”通过华丽的家居装饰,展现了主人的富裕和品味。

“华堂锦瑟张,次第奏名姝”描述了豪华的宴会场景,音乐与美女交织,营造出一种奢华而浪漫的氛围。“庭前长玉树,芳香四序敷”则以自然美景衬托,暗示着主人不仅物质丰富,精神生活也十分高雅。

“兄弟两三人,奕叶承华腴”强调了家族的传承与荣耀,兄弟们各有所成,延续了家族的辉煌。“伯子殿中郎,仲子列金吾”进一步展示了家族成员在官场的地位和影响力。

“小子薄宦职,任侠倾国都”描绘了一个相对边缘但同样充满魅力的角色,他虽然职位不高,却凭借侠义之举赢得了广泛赞誉。“五日一休沐,观者溢路衢”体现了古代官员的休假制度,以及人们对于这种特殊时刻的期待和参与。

“入门开绮筵,珠履三千馀”再次强调了宴会的规模和奢华,而“大妇织绮缟,中妇织流苏”则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贡献。“小妇尚骄小,临妆理粉朱”描绘了年轻女子的美丽与娇羞,以及她们对美的追求。

最后,“大人且陶陶,安坐为欢娱”表达了对社会上层人士的悠闲生活状态的描绘,他们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安坐在宴会上,与家人、朋友共享欢乐时光。

整体而言,《相逢行》通过一次偶然的相遇,展现了明代社会的多元面貌,从贵族的奢华生活到普通人的日常,从家族的传承到个人的命运,从权力的象征到人性的光辉,都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送林惠常师南归

世变关心意不平,绛帏终夜侍谈兵。

九重宵旰忧群盗,三窟经纶羡钜卿。

庙算即今容败将,天心终古爱苍生。

底须惆怅江南路,百万黄巾识姓名。

(0)

山村即景

晚村一带槿篱斜,绕岸木棉黄作花。

今夕欲投何处宿,夕阳红树有归鸦。

(0)

渡沅水至寒冈遇雨宿山塘驿

渡舟沅水西,夷旷意稍适。

乔林带清波,路引修绠直。

中田稻孙长,秀色映阡陌。

山石如丹砂,返照正东射。

前峰忽不见,漠漠天一色。

云从山外来,飞雨势甚逆。

松篁引幽佩,商籁动林隙。

晚投孤馆中,云散山已夕,东西田水鸣,细草悲促织。

(0)

游昆山吊徐健庵尚书传是楼故址晚与数客饮山下酒家

前山陂陁后山孤,清秋一客穷嬉娱。

山前落日看平芜,东海书楼片瓦无。

当时兄弟遭明圣,宾客独夸司寇盛。

东南遗逸记鸿文,辇毂人才归藻镜。

相国立朝持谠言,本朝补谥当谁先。

洞庭归来纵遗议,平生风雅犹高骞。

编插斯楼万丈光,那知倏忽竟销亡。

并无旧话桐阴续,空有遗篇锦箧藏。

君不见横云山庄开史局,两行羽伎森红烛。

百年文物数江南,岂意故家尽零落。

看山莫负草堂新,山月亭亭射酒樽。

世上坚牢定何物,古来兴废不须论。

(0)

哀江岷樵中丞·其二

危城援绝讵能全,百战余生一旦捐。

投笔漫夸班定远,裹尸真见马文渊。

丹心耿耿同朝惜,青史煌煌异日传。

不为枌榆叨庇荫,临风也合泪潸然。

(0)

将游浙江魏默深舍人赋诗赠行次韵奉答

束发已授书,励志非不早。

惊忧百无成,未壮心已槁。

犹随弃繻生,西逐长安道。

惜无蜀道篇,惊喜倾贺老。

徒乘弱水舟,不见仙人岛。

金光何时拾,愁多讵能扫。

旋游吴越去,子兮中似捣。

千岩自此寻,万壑从今讨。

相期阮与刘,共入天台好。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