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竹轩》
《寄题竹轩》全文
元 / 杜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绿竹翛翛处,华轩楚楚深。

莫留雏凤宿,晓听蛰龙吟。

月进窗棂影,云移几席阴。

居然淇澳趣,莫使俗尘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竹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清幽与主人的高洁情操。

首联“绿竹翛翛处,华轩楚楚深”以“绿竹”和“华轩”为切入点,绿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华美的轩阁隐于竹林深处,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这里的“翛翛”形容竹子随风轻摆的样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竹林的生机与活力。

颔联“莫留雏凤宿,晓听蛰龙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高远的意境。不希望幼小的凤凰在此栖息,意味着主人对环境的精心呵护,希望这里能保持一种纯净、高雅的状态。而“晓听蛰龙吟”,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象征着在宁静的环境中,潜藏的力量即将觉醒,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

颈联“月进窗棂影,云移几席阴”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透过窗户洒下斑驳的光影,云朵轻轻飘过,几案上投下一片阴影。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变化。

尾联“居然淇澳趣,莫使俗尘侵”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片竹林能够保留其独特的韵味,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保持其高洁与纯粹。这里引用了《诗经·卫风·淇奥》中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竹林的高雅与脱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杜本
朝代:元   字:伯原   号:清碧   籍贯:元清江   生辰:1276—1350

(1276—1350)元清江人,字伯原,号清碧。博学,善属文。隐居武夷山中。文宗即位,闻其名,以币征之,不赴。顺帝时以隐士荐,召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称疾固辞。为人湛静寡欲,尤笃于义。天文、地理、律历、度数、无不通究,尤工于篆隶。有《四经表义》、《清江碧嶂集》等。
猜你喜欢

西江月·其三

玉帐传心如镜,青龙绕指成轮。尘中多少白头人。

乾里寻壬难认。世事说来都了,鬼神见也须瞋。

迷槎问我是何津。向道先生昼困。

(0)

一剪梅·其二和敖秋崖为小孙三载寿谢

人生总受业风吹。三岁儿儿,八十儿儿。

深闺空谷把还持,啼看人知,啼怕人知。

客中自种绿猗猗。月下横枝,雪下横枝。

尊前百岁且开眉,今岁今时,前岁今时。

(0)

风入松·其四

攀翻宰树暂徘徊。草草安排。

昔人徒步陈鸡絮,愧公家、仆马觥罍。

华表旧愁满目,黄粱残梦伤怀。欲将庄列等欢哀。

对卷慵开。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

宿酒得风渐解,小舆待月同回。

(0)

十一月二日至紫极宫诵李白诗及坡谷和篇因念苏李听竹时各年四十九予今五十九矣遂次其韵

翰林两仙人,偶来听风竹。

萧萧玉千竿,采采绿一掬。

少时负不群,中岁乃见独。

嗟余长十年,所至恋三宿。

径当还笏归,奚俟揲蓍卜。

夜郎与儋耳,老大费往复。

宜州殿其后,路险车又覆。

山中采芝去,舍下炊粱熟。

(0)

除夕

除夕阴寒怕卷帘,雨声断续下疏檐。

壁穿自和乾泥补,窗损教寻废纸粘。

祇有青灯相守定,纵无白发亦生添。

更残自算明年事,不就君平卦肆占。

(0)

山丹

偶然避雨过民舍,一本山丹恰盛开。

种久树身樛似盖,浇频花面大如杯。

怪疑朱草非时出,惊问红云甚处来。

可惜书生无事力,千金移入画栏栽。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