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煎促谁织,机杼咽空林。
何处露丛下,入人秋思深。
清灯一线泪,孤枕百年心。
此意知谁会,悠然太古音。
煎煎促谁织,机杼咽空林。
何处露丛下,入人秋思深。
清灯一线泪,孤枕百年心。
此意知谁会,悠然太古音。
这首宋诗《闻蟋蟀有感》是宋代诗人蒲寿宬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秋夜中蟋蟀鸣叫的描绘,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心境。"煎煎促谁织",形象地写出蟋蟀叫声如同催促纺织女工,而机杼声在空寂的树林中显得尤为凄凉。"何处露丛下,入人秋思深",进一步将蟋蟀的鸣叫与秋天的露水、寂静的草丛相结合,勾起了人们的深深秋思。
"清灯一线泪,孤枕百年心",诗人借清冷的灯光和孤寂的枕头,寓言自己内心的孤苦,仿佛每一线灯火都映照出无尽的哀愁,百年的心事难以排遣。最后两句"此意知谁会,悠然太古音",表达了诗人对理解这份情感的渴望,希望有人能体会这超越时空的深远思绪,那是一种悠远古老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怀旧之情,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往事卿思否。十年来、几嗔几喜,相偎相守。
漫道悲欢如水去,提起心头都有。
卿且置、一觞一缶。
笑拔金钗闲指点,一椿椿、欲说还摇手。
恐化作、皤然叟。何妨愦愦居人后。
更夸甚、笔摇千字,胸盘二酉。
对酒当歌卿试舞,长袖离披红溜。
为卿尽、先生五斗。
醉看诸儿群绕膝,待长成、五岳容吾走。
卿好做、寻山偶。
前头鹦鹉,莫自轻饶舌。
齐纨顿收箧笥,减却三秋热。
春日翠华来处,烟草和愁结。昭阳欢悦。
长门清静,斜抱云和对新月。
歌头曲遍重理,冷落清秋节。
宫掖新样蛾眉,学得无差别。
莫道君恩已断,只怕头如雪。风吹檐铁。
半床幽梦,却有何人好明说。
听足鸡声三唱,翠幔开时,东方初白。
金炉香烬,寒气逼人床箦。
愁多起坐,可怜孤负,角枕疏纹,鸳衾新色。
细忆清宵好梦,邂逅绸缪,忘却分判南北。
料得此时邸舍,也应数尽残漏滴。
甚日金闺里,共调冰、重画眉黛宽窄。
树头鸦起,误认雁传书帛。
慢自披衣,窗外望、初日惊残魄。
朝餐空设,只念萧关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