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掩重门愁自语。前春不似今春苦。
任隐几凭栏,支离憔悴浑难住。看病骨、如风絮。
断肠天,销魂雨。甚无端、恼人情绪。
纵柳下花前,一时没个安排处。向梦里、寻欢去。
昼掩重门愁自语。前春不似今春苦。
任隐几凭栏,支离憔悴浑难住。看病骨、如风絮。
断肠天,销魂雨。甚无端、恼人情绪。
纵柳下花前,一时没个安排处。向梦里、寻欢去。
这首《凤衔杯》是清代词人陆求可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与挣扎。
开篇“昼掩重门愁自语”,以“昼掩重门”营造出一种封闭、压抑的氛围,主人公独自在家,内心满是愁绪,只能对着自己倾诉。“前春不似今春苦”,对比往昔与现在,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不满。接下来“任隐几凭栏,支离憔悴浑难住”,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孤独与疲惫,即使倚靠在栏杆上,也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
“看病骨、如风絮”,将病态的身体比作风中的柳絮,形象地表现了身体的虚弱与无力。“断肠天,销魂雨”,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哀伤的气氛,仿佛连天空和雨水都在为他的愁苦而哭泣。“甚无端、恼人情绪”,直抒胸臆,表达对这种莫名愁绪的无奈与烦躁。
最后,“纵柳下花前,一时没个安排处”,即便是在美景之中,也找不到一丝安慰或解脱。“向梦里、寻欢去”,则是主人公试图逃避现实,寻找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但即使是梦中,也无法真正摆脱愁苦。
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生动,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无奈,展现了清代文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独特心境。
自还吴兴居,头童而齿豁。
信意时出教,所览深以廓。
何山在何许,细路穿木末。
跻攀不惮劳,历历见郛郭。
晴岚堆紫翠,正在吾屋角。
世事苦坌并,我但专一壑。
嗟彼竞利者,为计自各各。
缅怀安定公,雅合居台阁。
平生惟自道,未有轻造脚。
朅从海陵来,姑苏亦暂泊。
湖学得公重,学子有攸托。
南园庆历间,六老曾会酌。
当年马太守,高谊谁能若。
直卿为之记,文字诚磊落。
厥今同姓侯,胸次有活著。
长篇俄写就,传写腕欲脱。
昨闻上湖坟,寒色正错莫。
樵木不为禁,宰树叹濯濯。
新祠已卜龟,华表伫立鹤。
神游倘来下,旷达离尘缚。
鹁鸠朝唤晴,竹鸡莫催雨。
翛翛晴雨间,平生睡足处。
剥啄忽以诗,使我浪愁苦。
此事属天公,底用强如许。
淋漓不得休,土偶复于土。
君何见之晚,三叹咏集栩。
不如两忘言,危坐拥败絮。
向来夏畦劳,抱瓮汉阴圃。
旱涝相乘除,天地只此数。
为我语老农,未用轻喜怒。
使有二顷田,亦欲荷锄去。
我评昔逊世,幼安胜根矩。
毋为苦近名,江湖多数罟。
但看采荣者,隐约殆终古。
彼以膏自煎,谢去非吾侣。
无已则沮溺,躬耕谅所取。
吾侪固长贫,正坐力不武。
所营薄少耳,抟沙尚难聚。
却笑杜陵翁,欲把漏天补。
胡不归自谋,飕飕破茅宇。
天边金老鸦,已放晴曜吐。
马嘶群动起,吾惟守环堵。
《和德问弟苦雨》【宋·牟巘】鹁鸠朝唤晴,竹鸡莫催雨。翛翛晴雨间,平生睡足处。剥啄忽以诗,使我浪愁苦。此事属天公,底用强如许。淋漓不得休,土偶复于土。君何见之晚,三叹咏集栩。不如两忘言,危坐拥败絮。向来夏畦劳,抱瓮汉阴圃。旱涝相乘除,天地只此数。为我语老农,未用轻喜怒。使有二顷田,亦欲荷锄去。我评昔逊世,幼安胜根矩。毋为苦近名,江湖多数罟。但看采荣者,隐约殆终古。彼以膏自煎,谢去非吾侣。无已则沮溺,躬耕谅所取。吾侪固长贫,正坐力不武。所营薄少耳,抟沙尚难聚。却笑杜陵翁,欲把漏天补。胡不归自谋,飕飕破茅宇。天边金老鸦,已放晴曜吐。马嘶群动起,吾惟守环堵。
https://shici.929r.com/shici/QxwjD3FN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