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道山居太寂寥,不妨随分自逍遥。
尽空眼界终无翳,为厌声尘亦去瓢。
菊老尚能存正色,松孤还自有高标。
道人乐地唯如此,说与同流意更消。
肯道山居太寂寥,不妨随分自逍遥。
尽空眼界终无翳,为厌声尘亦去瓢。
菊老尚能存正色,松孤还自有高标。
道人乐地唯如此,说与同流意更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体验。首句“肯道山居太寂寥”,诗人直接反驳了外界对于山居生活过于孤独、寂寞的偏见,展现出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接着,“不妨随分自逍遥”一句,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自在悠游的生活态度。
“尽空眼界终无翳”一句,通过“空眼”与“无翳”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澄明与纯净,即使外界环境再如何复杂,他的心灵世界始终保持着一片清明。紧接着,“为厌声尘亦去瓢”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厌倦,选择远离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菊老尚能存正色,松孤还自有高标”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菊花的坚韧不屈和松树的挺拔高洁,来比喻诗人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映射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最后,“道人乐地唯如此,说与同流意更消”表达了诗人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与志同道合者分享这份宁静与喜悦。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