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幺令》
《六幺令》全文
清 / 陆求可   形式: 词  词牌: 六幺令

前头鹦鹉,莫自轻饶舌。

齐纨顿收箧笥,减却三秋热。

春日翠华来处,烟草和愁结。昭阳欢悦。

长门清静,斜抱云和对新月。

歌头曲遍重理,冷落清秋节。

宫掖新样蛾眉,学得无差别。

莫道君恩已断,只怕头如雪。风吹檐铁。

半床幽梦,却有何人好明说。

(0)
鉴赏

这首《六幺令》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其词意深邃,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宫廷内外的复杂情感画卷。

开篇“前头鹦鹉,莫自轻饶舌”,以鹦鹉自喻,暗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不轻易言说自己的心事。接下来“齐纨顿收箧笥,减却三秋热”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主人公的心情比作收起华丽的丝绸,以减少心中的烦躁与不安,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在情感上的自我克制与调整。

“春日翠华来处,烟草和愁结”描绘了春日景象与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春光虽美,但主人公的心中却充满了忧郁。接着“昭阳欢悦。长门清静,斜抱云和对新月”通过对比昭阳殿的欢愉与长门宫的寂静,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欢乐的向往,也有对孤独的无奈。

“歌头曲遍重理,冷落清秋节”表明主人公在经历了情感的起伏后,再次面对清冷的秋天,心中充满了孤独与失落。最后“宫掖新样蛾眉,学得无差别。莫道君恩已断,只怕头如雪。风吹檐铁。半床幽梦,却有何人好明说”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爱情与命运的深深忧虑,即便君恩未断,但岁月催人老,未来的路途充满未知与迷茫。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宫廷生活中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爱情、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陆求可

陆求可
朝代:清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顺治十二年进士。授裕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升福建提学佥事。在裕州时,减轻百姓负担。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滥。
猜你喜欢

题孙生哭母卷

孙生携尺牍,踵门求予诗。

衷肠未及诉,涕泣先交颐。

世人皆有母,繄我独无之。

母年四十九,弃我竟如遗。

西风吹北堂,摵摵动帘帷。

颜容不复睹,抱此终天悲。

我闻孙君言,抚卷神若痴。

情长辞苦短,墨汁空淋漓。

愿告世之人,养母宜及时。

毋令生怨悔,痛苦将告谁。

(0)

端午日与致政于景瞻京兆同至孤山

七年重憩孤山麓,一浣湖光净客衣。

自喜舟中佳节至,谁言林下故人稀。

暗香疏影新篇少,白石苍松旧冢非。

更遣移尊六桥外,野鸥相见已忘机。

(0)

贞寿堂寿浮梁范进士玶母

一堂新起奉慈颜,大扁高题华栋间。

冰檗久谙心行苦,霜华深点鬓丝斑。

史官执笔书孤节,王母缄泥寄九还。

况有甲科贤令子,褒封不日到江关。

(0)

题大畈汪希大养浩斋卷

我有浩然气,充之塞乾坤。

一蹴苟失养,此志日已昏。

汪君婺之彦,烈烈前王孙。

穷年事探讨,成性将存存。

昭示揭华篇,如在孟氏门。

岂无媚学子,日夕攻讨论。

所思在葩藻,谁解植本根。

若人乃超然,德性行以尊。

永言勿自馁,坐使民风敦。

(0)

送陈推府南归

万岁声中奏礼成,一阳生处数归程。

恩沾上国如春育,路下中原似掌平。

朔气侵车凭酒遣,寒风吹木助诗鸣。

蹇予亦作朝陵使,望别难胜此日情。

(0)

左时翊大参约出清波门饮石屋寺遂至水籥烟霞二祠次李若虚宪副韵四首·其二

何代龙潜屋后峰,堑崖穿破碧重重。

风云变化应难测,头角峥嵘岂易逢。

新度开山祗树绕,旧游题字薜萝封。

奇观一日忘归晚,侧耳高城已暮钟。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