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孤亭绝世尘,读书人盎十分春。
分明黄鹤留清照,欲阅沧桑劫后人。
水面孤亭绝世尘,读书人盎十分春。
分明黄鹤留清照,欲阅沧桑劫后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脱俗的画面,通过“水面孤亭”、“绝世尘”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氛围。诗人将读书之人置于这样的环境中,仿佛在说,真正的智慧与学问,能在这样的静谧之地得以滋养和升华。
“读书人盎十分春”一句,不仅赞美了读书人的精神状态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也暗示了知识与智慧能带来内心的愉悦和平静,如同春日的温暖阳光。这里的“盎”,生动地表现了读书人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分明黄鹤留清照”则运用了黄鹤楼的典故,黄鹤楼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象征着高雅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的沉淀。这里以黄鹤留下的清影比喻读书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即在知识的海洋中留下纯净而深刻的印记,如同黄鹤之影一般,虽无形却永恒。
最后一句“欲阅沧桑劫后人”表达了对读书人能力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洞察历史的变迁,理解世事的沧桑,成为能够引领后人,面对未来挑战的智者。这不仅是对读书人的一种期许,也是对知识力量的一种肯定,认为知识能够帮助人们穿越时间的长河,理解并应对人生的种种考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读书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