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柳成丝无甚系。只是桥边,日日嘶征骑。
故把长条垂到地。分明做就离亭意。
满院飞花狼藉坠。坠向筵前,扑面如人泪。
卷作球儿吹又碎。浮萍一夜遮池水。
烟柳成丝无甚系。只是桥边,日日嘶征骑。
故把长条垂到地。分明做就离亭意。
满院飞花狼藉坠。坠向筵前,扑面如人泪。
卷作球儿吹又碎。浮萍一夜遮池水。
这首《鹊踏枝·问柳》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开篇“烟柳成丝无甚系”,以烟雾缭绕的柳树起笔,暗示了离别的氛围,柳丝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依恋与不舍。接着,“只是桥边,日日嘶征骑”一句,点明了地点和情境——桥边,每日都有马匹的嘶鸣,象征着频繁的离别与远行。
“故把长条垂到地,分明做就离亭意。”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柳树的垂条比作特意垂下的离亭,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主题,柳树仿佛在以自己的姿态表达对离人的不舍之情。
“满院飞花狼藉坠,坠向筵前,扑面如人泪。”花落满地,如同离人的泪水,飘落在宴席前,触目惊心。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离愁别绪具象化,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卷作球儿吹又碎,浮萍一夜遮池水。”最后两句,以浮萍随风飘散,最终覆盖整个池水的形象,比喻离别后,思念之情如同浮萍般四处飘散,最终汇聚成一片,充满了深沉的哀愁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离别之痛的深刻与复杂,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