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游草堂·其三》
《重游草堂·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野寺真兰若,山僧老病多。

疏钟挟谷响,悲梵入樵歌。

水映茅篁竹,云埋茑女萝。

拂尘书所见,因得拟阴何。

(0)
翻译
荒凉的寺庙如同真正的兰若,年迈的僧人大多体弱多病。
稀疏的钟声夹杂山谷回响,悲伤的梵呗歌声融入樵夫的歌谣中。
水面倒映着茅草、篁竹和竹林,云雾缭绕中隐藏着茑萝藤蔓。
擦拭灰尘,记录下所见景象,借此能与阴何先生的诗篇相提并论。
注释
野寺:荒凉的寺庙。
真兰若:真正的兰若,形容寺庙偏远而清静。
山僧:山中的僧人。
老病多:年老且疾病缠身的人。
疏钟:稀疏的钟声。
谷响:山谷的回声。
悲梵:悲伤的梵呗(佛教音乐)。
樵歌:樵夫的歌谣。
水映:水面映照。
茅篁竹:茅草、篁竹和竹林。
云埋:被云雾遮掩。
茑女萝:茑萝藤蔓,常攀附于树木。
拂尘:擦拭灰尘。
书所见:记录所见。
拟阴何:比拟阴何先生(古代诗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再次访问一处自然之地——草堂的场景。开篇“野寺真兰若,山僧老病多”两句,通过对野寺和山中僧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疏钟挟谷响"则是环境的进一步渲染,寥寥可闻的钟声在山谷间回荡,让人不由得生出一份超然物外之感。而“悲梵入樵歌”中,“悲梵”指的是悲凉的梵音,这里与“樵歌”相搭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所引发的情感共鸣。

接下来的“水映茅篁竹,云埋茑女萝”两句,以鲜明的意象描绘出草堂周围的自然美景。“水映茅篁竹”中的“茅篁竹”指的是竹子被野草所覆盖,而“云埋茑女萝”则是说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的蕨类植物。这两句诗通过对水和云的运用,强化了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之间的交融。

最后,“拂尘书所见,因得拟阴何”表达了诗人在这次重游中,对于书籍知识的反思,以及他试图捕捉那份难以名状的情怀。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寄李本宁督学二首·其二

闻道三秦使,烟花夹道看。

天高扪太华,日近倚长安。

散吏趋经幄,诸生侍讲坛。

上林应有赋,时寄五云端。

(0)

夜集郭鸿胪馆偶闻邻室有使酒相虐者余为解纷竟戏作短歌示鸿胪

古人饮酒戒沉湎,一石萧然神不乱。

今人饮酒如沐猴,脱巾狂叫无时休。

双眼茫茫向天白,知交侧目成愆尤。

清音软谑有何意,白波平地如山丘。

君不见张旭满引挥云烟,李白一斗诗百篇,遇汝那得开心颜。

又不见刘阮朝朝竹林醉,当日高谈遇此辈,大白流离玉缸碎。

(0)

古意赠云间唐子四章·其二

哲人代沦谢,大雅谅难作。

世路日凌夷,词场巧枘凿。

睊睊郢都匠,戾目陵阳璞。

何彼金闺彦,高谊振顽薄。

尺书寄远道,论交慰离索。

风霜粲华缄,飒爽动林薄。

神剑贻雷张,仙舟伫李郭。

寥寥九成奏,孰振钧天乐。

千人失酬和,片语谢雕琢。

泠泠金石声,三叹起韶濩。

(0)

寓怀三韵七首·其三

西方大圣人,国土名极乐。

万法同虚空,一尘安所著。

嗟嗟蛮触民,智勇困蜗角。

(0)

寓怀三韵七首·其一

泛泛海上鸥,机忘意自适。

嗟嗟塞翁马,何失亦何得。

七日混沌死,哀哉倏与忽。

(0)

古离别二首·其二

驱车出郭门,徘徊望都邑。

念我平生亲,聚散何仓卒。

白露涂中逵,清霜被原隰。

惊飙动地起,黄叶无宁夕。

羁禽怀故林,疲马倦行役。

群雁西南翔,哀音正嘹呖。

岂无盈尊酒,执手歧路侧。

飞觞属华筵,行子相向立。

别离在须臾,沈忧万端集。

去去勿复论,红颜中道掷。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