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郎闺阁春,抱瑟坐花茵。
艳粉宜斜烛,羞蛾惨向人。
寄情摇玉柱,流眄整罗巾。
幸以芳香袖,承君宛转尘。
女郎闺阁春,抱瑟坐花茵。
艳粉宜斜烛,羞蛾惨向人。
寄情摇玉柱,流眄整罗巾。
幸以芳香袖,承君宛转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独自坐在房中,怀抱瑟坐于花草丛生的环境中。"女郎闺阁春,抱瑟坐花茵"一句通过对闺阁和花茵的细节描述,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场景,同时也传达出女子在春天独处时的闲适心情。
接着的两句"艳粉宜斜烛,羞蛾惨向人"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细腻的情境。"艳粉"指的是女子的化妆,这里通过“宜斜烛”表达了春日黄昏时分,女子在柔和的光线中打扮梳妆的画面;"羞蛾"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女子对外界的羞涩与不肯轻易展露自己的情感。
"寄情摇玉柱,流眄整罗巾"一句中,“玉柱”可能是指窗棂或琴柱,这里通过“摇玉柱”的动作,传递出女子在室内活动时的情绪波动;"流眄"则表达了她眼中的春色,以及对外界美好的感受和留恋;"整罗巾"则是女子整理头饰的动作,显示了她的细心与精致。
最后两句"幸以芳香袖,承君宛转尘"中,“芳香袖”指的是女子衣袖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里表达了她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期待;"承君宛转尘"则是希望能够得到心上人的垂青与关注,其中“宛转尘”可能暗示着男子的车轮或马蹄印,象征着他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刻画,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期待,以及她内心深处的柔情蜜意。
雪嵓森危有老柏,几度寒泉漱秋月。
气淩层空白日寒,根贯断崖苍石裂。
奔腾逝水送流光,剥落古苔封老节。
明堂未作栋梁材,潦倒风霜半无叶。
何人胸次富泉石,巨然袖中董元笔。
崖倾岸绝无人见,夜半移舟真有力。
贤侯笔力今曹植,气象参天二千尺。
为回笔力挽万牛,顿觉烟岚少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