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缶停涵水一泓,中存雅意超器形。
欲滴未滴天地寂,须臾宫商若相赓。
妙趣不劳徽外索,泛声不自弦上生。
小点恩怨作儿语,大点九皋闻鹤鸣。
疏数变化似有节,多是洋洋流水音。
残沥断续楚天晓,馀响勾引南风薰。
平生筝笛厌郑卫,羌借古韵洗古心。
又不如齁䶎北窗睡,两耳不听无亏成。
盎缶停涵水一泓,中存雅意超器形。
欲滴未滴天地寂,须臾宫商若相赓。
妙趣不劳徽外索,泛声不自弦上生。
小点恩怨作儿语,大点九皋闻鹤鸣。
疏数变化似有节,多是洋洋流水音。
残沥断续楚天晓,馀响勾引南风薰。
平生筝笛厌郑卫,羌借古韵洗古心。
又不如齁䶎北窗睡,两耳不听无亏成。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水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深意的水声画卷。诗人以盎缶(古代乐器)盛水,水面泛起的涟漪仿佛乐音在流淌,"欲滴未滴"的微妙动态,如同宫商之音相互呼应,展现出音乐的和谐与灵动。诗人强调了这种美并不需要额外的雕琢,而是源自于自然本身,如流水般悠扬。
"小点恩怨作儿语,大点九皋闻鹤鸣",形象地比喻水声的高低起伏,如同儿童的嬉戏和仙鹤的长鸣,富有生活情趣和空灵意境。接下来,诗人通过"疏数变化似有节,多是洋洋流水音",进一步描绘了水琴声的节奏感和连绵不断的特性,如同江河潺潺。
最后,"残沥断续楚天晓,余响勾引南风薰",写出了水琴声在清晨消散时,还能引发南风的吹拂,带给人宁静与温馨。诗人借此表达对传统音乐的喜爱,认为它能洗涤心灵,甚至胜过嘈杂的世俗乐曲,更愿在北窗安睡,享受这份宁静。
整首诗以盎缶为媒介,将自然与音乐完美融合,展现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独特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