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嵓森危有老柏,几度寒泉漱秋月。
气淩层空白日寒,根贯断崖苍石裂。
奔腾逝水送流光,剥落古苔封老节。
明堂未作栋梁材,潦倒风霜半无叶。
何人胸次富泉石,巨然袖中董元笔。
崖倾岸绝无人见,夜半移舟真有力。
贤侯笔力今曹植,气象参天二千尺。
为回笔力挽万牛,顿觉烟岚少颜色。
雪嵓森危有老柏,几度寒泉漱秋月。
气淩层空白日寒,根贯断崖苍石裂。
奔腾逝水送流光,剥落古苔封老节。
明堂未作栋梁材,潦倒风霜半无叶。
何人胸次富泉石,巨然袖中董元笔。
崖倾岸绝无人见,夜半移舟真有力。
贤侯笔力今曹植,气象参天二千尺。
为回笔力挽万牛,顿觉烟岚少颜色。
此幅《题巨然泉岩老柏图》,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以“雪嵓森危有老柏”开篇,勾勒出一幅冬日山岩间苍老柏树的景象,寒泉潺潺,秋月映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肃穆的氛围。接着,“气淩层空白日寒,根贯断崖苍石裂”,进一步渲染了老柏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即使在严寒中也傲然挺立,根系深深扎入断崖苍石之中。
“奔腾逝水送流光,剥落古苔封老节”,流水与古苔共同见证了老柏的岁月沧桑,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时间的痕迹。然而,“明堂未作栋梁材,潦倒风霜半无叶”,尽管老柏历经风雨,却未能成为殿堂的栋梁之材,只能在风霜中独自凋零,这既是对老柏命运的感慨,也是对英雄末路的隐喻。
“何人胸次富泉石,巨然袖中董元笔”,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画家巨然的赞美,认为他能够将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沉的情感融入画作之中,如同董元的笔触一般。接下来,“崖倾岸绝无人见,夜半移舟真有力”,描绘了画家在夜晚独自行舟于险峻的山崖之间,寻找灵感的场景,展现了其非凡的艺术追求和毅力。
最后,“贤侯笔力今曹植,气象参天二千尺。为回笔力挽万牛,顿觉烟岚少颜色。”诗人将画家的笔力比作古代文学家曹植,赞扬其作品气势磅礴,仿佛能与天齐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画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认为其作品足以震撼天地,甚至能改变周围的自然景观。
整首诗通过对巨然泉岩老柏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命的顽强,也体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创作的卓越成就。
半世游从,到处逢迎,惟尔麴生。
喜一尊乘兴,时居乐土,三杯有力,能破愁城。
岂料前欢,俱成后患,深悔从来见不明。
筠轩下,抱厌厌病枕,恨与谁评。
请生亟退休停。
更说甚、浊贤与圣清。
论伐人心性,蛾眉非惨,烁人骨髓,鸩毒犹轻。
裂爵焚觞,弃壶毁盒,交绝何须出恶声。
生再拜,道苦无大故,遽忍忘情。
来雁。
可怜瘦损兰成。
此友人张叔夏赠余之作也。
余不能记忆,於至治元年仲夏二十四日,戏作碧梧苍石,与冶仙西窗夜坐,因语及此。
转瞬二十一载,今卿卿、叔夏皆成故人,恍然如隔世事,遂书於卷首,以记一时之感慨云。
季道陆行直题楚天云断。
人隔潇湘岸。
往事悠悠江水漫。
怕听楼前新雁。
深闺旧梦还成。
梦中独记怜卿。
依均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
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