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境碧沈沈,前峰月正临。
楼钟晴听响,池水夜观深。
清净非人世,虚空是佛心。
却寻来处宿,风起古松林。
众境碧沈沈,前峰月正临。
楼钟晴听响,池水夜观深。
清净非人世,虚空是佛心。
却寻来处宿,风起古松林。
这首诗名为《冷泉夜坐》,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冷泉边的景象,展现了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众境碧沈沈",描绘出四周环境的幽深宁静,水面映照着月光,显得格外清澈。"前峰月正临",进一步强调了月色的明亮和对环境的烘托。
"楼钟晴听响,池水夜观深",诗人借钟声和池水的深度,传达出夜的寂静与深沉,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清净非人世,虚空是佛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禅意,将自然景色与佛教理念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最后,"却寻来处宿,风起古松林",诗人决定回归原点,寓言性地表达出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依恋,以及在风起古松林中寻找更深层次的自我与宇宙的交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冷泉之夜的景象,寓言式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禅意和对自然的敬畏。
晓盘汤饼荐槐芽,载酒同过内史家。
三世早知书有主,一翁真喜鬓无华。
梦中识面如曾见,醉里逢人或自誇。
我亦居然大父行,为渠翘望海东涯。
孔君本书生,领职在方宪。
置身岭海间,越绝远侯甸。
维时实多警,盗贼满州县。
蛇吞与豕齧,道路血相溅。
被围在空城,百里无一援。
忠义激肝肠,身微命如线。
檄同巴蜀谕,骑比汾阳见。
一言关福祸,凶党皆革面。
终焉抱劳谦,功成不自衒。
铨曹守常格,谁复论最殿。
山川接东广,民俗固所便。
重任须老成,君才久谙练。
扬清激其浊,坐使南溟奠。
众力苦莫支,知君有馀羡。
昔逢刘职方,开口不容先。
复有太史吴,作诗如作传。
王事诚独贤,愧子长笔砚。
谁云识君晚,犹及都门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