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君本书生,领职在方宪。
置身岭海间,越绝远侯甸。
维时实多警,盗贼满州县。
蛇吞与豕齧,道路血相溅。
被围在空城,百里无一援。
忠义激肝肠,身微命如线。
檄同巴蜀谕,骑比汾阳见。
一言关福祸,凶党皆革面。
终焉抱劳谦,功成不自衒。
铨曹守常格,谁复论最殿。
山川接东广,民俗固所便。
重任须老成,君才久谙练。
扬清激其浊,坐使南溟奠。
众力苦莫支,知君有馀羡。
昔逢刘职方,开口不容先。
复有太史吴,作诗如作传。
王事诚独贤,愧子长笔砚。
谁云识君晚,犹及都门饯。
孔君本书生,领职在方宪。
置身岭海间,越绝远侯甸。
维时实多警,盗贼满州县。
蛇吞与豕齧,道路血相溅。
被围在空城,百里无一援。
忠义激肝肠,身微命如线。
檄同巴蜀谕,骑比汾阳见。
一言关福祸,凶党皆革面。
终焉抱劳谦,功成不自衒。
铨曹守常格,谁复论最殿。
山川接东广,民俗固所便。
重任须老成,君才久谙练。
扬清激其浊,坐使南溟奠。
众力苦莫支,知君有馀羡。
昔逢刘职方,开口不容先。
复有太史吴,作诗如作传。
王事诚独贤,愧子长笔砚。
谁云识君晚,犹及都门饯。
此诗《送孔宪副公镛之广东》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描绘孔君本为书生,却肩负起岭海间的重任,展现了其忠诚与智慧。诗中描述了孔君面对盗贼横行、民不聊生的危局,以一己之力维护地方安宁,最终以言辞平息叛乱,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诗中赞扬了孔君的忠诚与勇敢,即使身处险境,仍能激发出内心的正义感,不顾个人安危,为百姓谋福利。其言辞如同古代名将巴蜀谕旨,又似汾阳王的风采,一言一行关乎福祸,成功转化了凶恶的党羽,使其改过自新。
诗中还提到孔君功成之后,虽不炫耀,但其贡献深远,如同山川之于岭南,稳定了南溟之地。在面对重重困难时,众人皆感力不从心,唯有深知孔君才能的人,才能感到他的力量与余力。
最后,诗人回忆起与孔君的相遇,感叹时间之快,但仍能在离别之际,为他举行盛大的饯行。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孔君的品德与能力,也表达了对这位即将前往广东任职官员的深厚敬意与祝福。
犹是东风转,浑添几度春。
时兼天气闰,景写露华新。
蝶使迷前恨,蜂媒话宿因。
阳回饶上巳,斗指向双辰。
隔树莺啼乱,疏帘燕掠频。
烟深杨柳暗,雾重杏花匀。
婪尾林中路,鳌头宴里人。
料知桐叶绽,暮霭散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