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喃口诵波罗蜜,遁迹东来毗舍耶。
名士晚年多好佛,古梅无主自开花。
荒园蝶梦犹留址,瘴海龙潜未有家。
二百馀年香火地,孤松苍郁有栖鸦。
喃喃口诵波罗蜜,遁迹东来毗舍耶。
名士晚年多好佛,古梅无主自开花。
荒园蝶梦犹留址,瘴海龙潜未有家。
二百馀年香火地,孤松苍郁有栖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晚年的名士李茂春先生对佛教的深厚信仰,以及他晚年生活的宁静与孤独。通过“喃喃口诵波罗蜜”和“遁迹东来毗舍耶”,我们可以感受到李茂春先生在寻求心灵解脱的过程中,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平静。诗中提到的“古梅无主自开花”,不仅象征着李茂春先生如同梅花一般独立高洁,也暗示了他晚年生活中的孤独与自由。
“荒园蝶梦犹留址”一句,以梦境中的蝴蝶比喻李茂春先生曾经的生活痕迹,虽已逝去,但依然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瘴海龙潜未有家”则可能暗喻李茂春先生在追求精神家园的过程中,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尚未找到完全的精神归宿。
最后,“二百馀年香火地,孤松苍郁有栖鸦”两句,将时间的跨度与自然的景象结合,既展现了李茂春先生所处环境的悠久与宁静,也暗示了他晚年生活中的孤独与深沉。孤松与栖鸦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寓意着李茂春先生在精神世界中的独立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茂春先生晚年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佛教的虔诚追求、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深邃,以及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
朝来红雨过,房栊静、斜日燕初归。
正啼困流莺,病疏浮蚁,昼长人去,璠上双眉。
悄心绪,一弯蟾晕小,数叠枕屏欹。
山溜渐平,桐阴乍满,稚荷争吐,骄絮还垂。
画图春风里。肠断处、种种密约佳期。
堪更臂留韦玉,镜惹潘丝。
怕旧事江南,桃根重省,新愁塞北,雁字难飞。
无计返魂怀梦,应做情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