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闻笛》
《秋夜闻笛》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宵万籁沉,羌笛似龙吟。

向秀忽思旧,马融方好音。

细声寒入牖,残韵半和砧。

莫奏梅花曲,旅人情更深。

(0)
鉴赏

这首《秋夜闻笛》由宋代文彦博所作,描绘了秋夜中笛声悠扬的情景,充满了深邃的意境与情感。

首句“秋宵万籁沉”,以“秋宵”点明时间,以“万籁沉”渲染出夜晚的宁静,营造了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氛围。接着,“羌笛似龙吟”一句,将笛声比作龙的鸣叫,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笛声的高亢与悠长,也赋予了声音一种神秘而威严的色彩。

“向秀忽思旧,马融方好音”两句,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向秀思念旧友,马融欣赏音乐,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人性相联系,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情感深度。

“细声寒入牖,残韵半和砧”描绘了笛声在寂静的夜晚传入窗户,与捣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里的“细声寒”不仅指声音的细微与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最后,“莫奏梅花曲,旅人情更深”表达了诗人对笛声的特殊情感。梅花曲常与离别、思念相关联,诗人劝说不要再吹奏这样的曲子,因为对于旅人而言,这只会让离愁别绪更加深刻。这一句既是对笛声的感慨,也是对旅人情感的深切理解。

整体来看,《秋夜闻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笛声的独特魅力,以及它所引发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东禅寺题张琴师故居

遗民昔日寄东林,弹指韶年去复今。

借问虎溪明月夜,几多流水在琴心。

(0)

病中与赐儿骰子占戏

枕上烦心每自惊,祛除不尽苦还生。

呼儿六博聊相遣,瓜葛须知莫浪争。

(0)

送周以言再入越中二首·其二

日落西陵渡,秋来姻草萋。

已无孔九在,谁问若耶溪。

(0)

咏燕

来似随莺侣,归应却雁行。

为问东邻社,何如王谢堂。

(0)

送陆子还洞庭

朅来城市不堪居,归去湖山得自如。

林屋树深无暑到,石门云偃觉尘疏。

欢娱胜事还能几,零落交知太半馀。

借问风帆何日下,将因明月迟秋初。

(0)

江淹作恨赋李白拟之余因作恨诗

世事年来与愿违,春深无语对花飞。

曹王座上空陈伎,襄子桥边但请衣。

镜里颜销恩宠薄,床头金尽结交稀。

出师未报阴山捷,身没沙场竟不归。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