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轧车声搅梦残,高城晓色迫人寒。
朦胧客枕曾惊记,五月呼驴出泰安。
轧轧车声搅梦残,高城晓色迫人寒。
朦胧客枕曾惊记,五月呼驴出泰安。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城市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都市生活的独特氛围。首句“轧轧车声搅梦残”以生动的声音描绘开始,仿佛在晨曦微光中,城市的喧嚣逐渐苏醒,打破了宁静的夜晚,将人们从梦乡中唤醒。次句“高城晓色迫人寒”则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寒冷与城市特有的气息,高墙环绕的城市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冷峻,给人以压迫感。
“朦胧客枕曾惊记”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客枕”这一意象,暗示了旅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在异乡的漂泊感。这句诗通过“惊记”二字,表达了旅人在梦中被外界声音所惊醒,回忆起某个特定的场景或经历,这种情感的瞬间触动,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过往的怀念。
最后一句“五月呼驴出泰安”则以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五月,正值初夏,天气渐暖,而“呼驴出泰安”则让人联想到在这样一个季节里,人们或许正准备前往泰山进行某种活动,或是简单地出行。这句话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蕴含了人文活动的气息,体现了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城市生活中的独特韵味,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对周围世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双童肩竹舆,兀兀如乘舟。
及兹朝暑微,远访招提幽。
苍山望中横,清泉脚底流。
所历已殊胜,况乃穷林丘。
僧房在在凉,逢迎足茶瓯。
岸帻幽鸟鸣,横琴素烟浮。
倦借一榻眠,吾生复何求。
薰风溪上来,虚檐散飕飕。
开怀若倾倒,忽去不可留。
人间苦炎热,物外常清秋。
功名非所期,聊寻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