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童肩竹舆,兀兀如乘舟。
及兹朝暑微,远访招提幽。
苍山望中横,清泉脚底流。
所历已殊胜,况乃穷林丘。
僧房在在凉,逢迎足茶瓯。
岸帻幽鸟鸣,横琴素烟浮。
倦借一榻眠,吾生复何求。
薰风溪上来,虚檐散飕飕。
开怀若倾倒,忽去不可留。
人间苦炎热,物外常清秋。
功名非所期,聊寻赤松游。
双童肩竹舆,兀兀如乘舟。
及兹朝暑微,远访招提幽。
苍山望中横,清泉脚底流。
所历已殊胜,况乃穷林丘。
僧房在在凉,逢迎足茶瓯。
岸帻幽鸟鸣,横琴素烟浮。
倦借一榻眠,吾生复何求。
薰风溪上来,虚檐散飕飕。
开怀若倾倒,忽去不可留。
人间苦炎热,物外常清秋。
功名非所期,聊寻赤松游。
此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高僧或隐者在炎热夏日寻幽访胜的情景。开篇即以“双童肩竹舆,兀兀如乘舟”勾勒出一幅清凉自在的画面,两位童子肩负竹制轿舆,悠然自得,如同乘坐小舟一般。
随后,“及兹朝暑微,远访招提幽”展现了诗人对避暑求清凉之地的渴望。招提幽,可能指的是某一处深邃幽静的佛寺或山谷。
“苍山望中横,清泉脚底流”则描绘了一幅天然风光图,苍郁的山峦在视野中横亘,而清澈的泉水从脚下缓缓流过,这种自然景观让人心旷神怡。
“所历已殊胜,况乃穷林丘”表明诗人对于这番美好风光的赞赏与向往,认为此地胜过以往所到之处,即使是偏远的山林,也充满了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僧房在在凉,逢迎足茶瓯”则细腻描写了诗人在僧房中享受清凉和品茶的情景。僧房位于幽静之处,恰好避开了夏日的酷热,而逢迎,即是迎接或适逢,足茶瓯,则是指饮用足够的茶水。
“岸帻幽鸟鸣,横琴素烟浮”此句更增添了一份超然物外的意境。岸边的树木遮掩着阳光,小鸟在林间鸣叫,而诗人则是横抱琴瑟,随手拨弄出悠扬之音,伴随着缥缈的烟雾,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宁静而超脱的画面。
“倦借一榻眠,吾生复何求”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身心两处都得到了极致的满足和休憩。即使是短暂的睡眠,也让他感到生命中的追求似乎已经尽在眼前。
“薰风溪上来,虚檐散飕飒”继续描绘了夏日清凉之景。薰风,即微风,轻拂而过,而虚檐则是指窗棂或门槛之间的空隙,从中透出的风,带来了阵阵凉意。
“开怀若倾倒,忽去不可留”此句用来形容诗人在这般境界中的心情,是那么地放松和愉悦,但又如同夏日的微风一般,转瞬即逝,无法长久把握。
最后,“人间苦炎热,物外常清秋。功名非所期,聊寻赤松游”则是诗人的感慨与抒情。世间的人们往往苦于炎热的夏日,而诗人却在这物外桃源中找到了一份常年的清凉。功名利禄并非其所追求,他更愿意像古代仙人赤松子那样,游走于自然之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凉避暑、超脱尘世的一种向往。
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
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
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
渴望寒玉泉,香闻紫芝草。
青崖屏削碧,白石床铺缟。
向无如此物,安足留四皓。
感彼私自问,归山何不早?
可能尘土中,还随众人老。
柳老香丝宛,荷新钿扇圆。
残春深树里,斜日小楼前。
醉遣收杯杓,闲听理管弦。
池边更无事,看补采莲船。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
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
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
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
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
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
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
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
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
何辜铩鸾翮,底事碎龙泉。
鵩起长沙赋,麟终曲阜编。
域中君道广,海内我情偏。
乍失疑犹见,沈思悟绝缘。
生前不忍别,死后向谁宣。
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
本家清渭曲,归葬旧茔边。
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
旌车出郊甸,乡国隐云天。
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
候门家属苦,行路国人怜。
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
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
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
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
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
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
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
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
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
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
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
琴声纵不没,终亦继悲弦。
《哭祖六自虚》【唐·王维】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何辜铩鸾翮,底事碎龙泉。鵩起长沙赋,麟终曲阜编。域中君道广,海内我情偏。乍失疑犹见,沈思悟绝缘。生前不忍别,死后向谁宣。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本家清渭曲,归葬旧茔边。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旌车出郊甸,乡国隐云天。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候门家属苦,行路国人怜。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琴声纵不没,终亦继悲弦。
https://shici.929r.com/shici/U5PdMSE2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