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装休问办装钱,短堠长亭望悄然。
磷火飞残新战垒,枯髅吹断旧人烟。
此中托命惟奔马,何处招魂不杜鹃。
大帅连兵甘纵贼,生灵涂炭已三年。
轻装休问办装钱,短堠长亭望悄然。
磷火飞残新战垒,枯髅吹断旧人烟。
此中托命惟奔马,何处招魂不杜鹃。
大帅连兵甘纵贼,生灵涂炭已三年。
这首清代诗人张问陶的《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其三)》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和民生疾苦。首句“轻装休问办装钱”暗示了战事频繁,人们不得不经常更换行装,而不再关心金钱的琐事。接下来的“短堠长亭望悄然”描绘了行人在路途上默默眺望远方,气氛沉寂而凄凉。
“磷火飞残新战垒,枯髅吹断旧人烟”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磷火象征着战争的余烬,新战垒则揭示了战事的频繁;枯髅和旧人烟则让人联想到战争带来的死亡和空寂。这两句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此中托命惟奔马,何处招魂不杜鹃”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奔马象征着逃难的人们,而杜鹃鸟的叫声常被赋予哀怨之情,表达了对亡者无尽的思念。
最后两句“大帅连兵甘纵贼,生灵涂炭已三年”直指当权者的无能和冷漠,他们纵容贼寇,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已经长达三年之久。这句诗揭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对统治者的谴责,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一水如绳,两山如翼,绿野如绣。
松院干霄,筠庄枕浪,揽尽溪山秀。
水南水北,竹舆兰棹,来往月宵花昼。
问人间、天上何处,更寻大围小有。
人言拒梗,功成仙去,丹鼎夜寒光透。
唤取云英,炼成石髓,日月齐长久。
烦君挟我,朝元真阙,两翼羽轻风骤。
此时看,小茅峰顶,有云贯斗。
昨夜浓阴泼墨来,比邻折简小奚催。
印窗寒月晓前白,寻壑春舆天际回。
盏面绿浮新展叶,杖头黄碍半肥梅。
知君自扫松间径,古锦何妨此地开。
不到钟山二十年,江边独立思茫然。
故园如梦南归客,明日好风东去船。
白鹭一双轻照水,青鸦万点远漫天。
何须痛饮排孤闷,一酌清甘胜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