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月华清,中天方好。更著山光两相照。
星稀云净,玉树惊乌三绕。广寒风露近,秋光老。
老山高胜,飞尘不到。亭上仙翁自昏晓。
短封新唱,字字令人绝倒。待凭书寄恨,归鸿少。
入夜月华清,中天方好。更著山光两相照。
星稀云净,玉树惊乌三绕。广寒风露近,秋光老。
老山高胜,飞尘不到。亭上仙翁自昏晓。
短封新唱,字字令人绝倒。待凭书寄恨,归鸿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月光清澈的山中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超然物外的宁静与自由。"入夜月华清,中天方好"一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明净的夜晚,月亮挂在中天,更显得格外美好。
接下来两句"更著山光两相照。星稀云净,玉树惊乌三绕"通过对比衬托,使人感觉到山光与月华交相辉映,而星空却因云的清澈而显得稀疏,这种自然景象中又夹杂着神秘的元素——“玉树惊乌三绕”,这里的“三绕”可能暗示了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使诗意更加深远。
"广寒风露近,秋光老。老山高胜,飞尘不到。亭上仙翁自昏晓。短封新唱,字字令人绝倒。待凭书寄恨,归鸿少。"
以下几句则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岁月流转和生命消逝的感慨。"广寒风露近"让人感觉到秋夜的凉意与湿润,而"秋光老"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达。"老山高胜,飞尘不到"形象地表达了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在亭上自得其乐,与世俗隔绝,这种“仙翁”的意境与前文中的“惊乌”相呼应,再次强化了超然物外的主题。"短封新唱,字字令人绝倒"则表明诗人的艺术创作力和感染力,而最后两句"待凭书寄恨,归鸿少"则透露出一种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情感寄托,这种情感在秋夜的寂静中显得格外强烈。
整首诗通过月光、山光、星空等自然元素,以及对超自然现象的暗示,营造出一个既幽深又宁静的意境。同时,它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此外,诗中的艺术创作与情感寄托,也体现出了诗人个人的精神追求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