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斋月满寄思黯》
《长斋月满寄思黯》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

似隔山河千里地,仍当风雨九秋天。

明朝斋满相寻去,挈榼抱衾同醉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zhāiyuèmǎnàn
táng / bái

jiànsānyuèyuèxiāngnián

shānqiānréngdāngfēngjiǔqiūtiān

míngcháozhāimǎnxiāngxúnqièbàoqīntóngzuìmián

注释
一日不见:短暂的离别。
三月:比喻时间之长。
一月:一个月的时间。
相思:深深的思念。
七年:比喻思念之深。
似隔山河千里地:形容距离遥远。
仍当:又恰逢。
风雨九秋天:秋风秋雨的季节,象征凄凉。
明朝:明天。
斋满:斋戒期满。
相寻去:去找你。
挈榼:带着酒壶。
抱衾:抱着被子。
同醉眠:一起醉眠,共度时光。
翻译
短暂离别却好似度过漫长三月,深深思念仿佛过了七个年头。
仿佛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又恰逢秋风秋雨的凄凉时节。
等到明天斋戒期满,我将去找你,带上酒壶,抱着被褥,一同醉眠度过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长斋月满寄思黯》。诗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不尽的相思之情。

"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 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比较,形象地展现了思念的程度,仿佛一天未见便觉得像三个月那么长,一月的思念却又如同七年的难捱。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似隔山河千里地,仍当风雨九秋天" 这两句则用自然景观来比喻相隔的距离和时间的漫长,即使没有山河阻隔,也感觉像隔着千里,而且仿佛总是在风雨交加的深秋之中。这不仅描绘了空间上的遥远,更寓含了时间上的久远。

"明朝斋满相寻去,挈榼抱衾同醉眠" 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期待着明天斋期满后能够寻访至亲人的心愿,并希望能够像过去一样共享一床被子,一起沉浸在醉酒的甜美睡眠之中。这里的“挈榼”和“抱衾”都是古代亲昵相处的情形,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巧妙比喻,以及对亲情温馨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是一首充满温度和情感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寄守樵福州

卌载客台阳,沧桑感一场。

白头遭乱世,赤手怕还乡。

有命何妨俟,无才祇自伤。

故人如问讯,诗酒尚颠狂。

(0)

和栖霞先生鸟松阁作·其二

耸翠翻青拟绿天,一生诗酒两司权。

公馀阁下邀兰友,共听绵蛮兴适然。

(0)

岁暮感怀

怅恨驹光似掷梭,几茎白发影婆娑。

半生空负凌云志,举世谁怜击筑歌。

把酒待迎新岁月,临轩惭看旧山河。

惊心马齿年年长,拱璧分阴肯放过。

(0)

登废城吊沈文肃公

汉朝杨仆事专征,铜柱巍巍旧勒铭。

上将楼船下沧海,中兴郡县堕金城。

赂秦几辈签降表,责楚于今罢请盟。

地下橐弓应有恨,怒潮呜咽打荒营。

(0)

荷钱

片片荷钱贴水云,依稀数得又缤纷。

漫云铜臭输人笑,可有芳情扑鼻闻。

世上蝇头休弄巧,水中蚨影自成群。

沙鸥最是忘机侣,惯看何曾取一文。

(0)

观潮

立身海上钓鱼台,尽日潮声去复来。

漫说渔翁能遁世,风波满目打难开。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