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鲜举白不厌深,高烧银烛花成阴。
不如伊蒲杂梨栗,数翁共话千古心。
夜阑相对如梦寐,静听墙壁生潮音。
我方逃禅君莫斟,归来星稀月初沉。
击鲜举白不厌深,高烧银烛花成阴。
不如伊蒲杂梨栗,数翁共话千古心。
夜阑相对如梦寐,静听墙壁生潮音。
我方逃禅君莫斟,归来星稀月初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与古典文化的意境。开头两句"击鲜举白不厌深,高烧银烛花成阴"通过对比鲜花和银烛,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无限喜爱,以及通过燃烧银烛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不如伊蒲杂梨栗,数翁共话千古心"则转向对古典文化的尊崇。诗人认为与朋友们一起讨论古代圣贤之事,比起物质享乐来得更为珍贵,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中间两句"夜阑相对如梦寐,静听墙壁生潮音"描绘了一种安静的夜晚景象。诗人与朋友在深夜里相对而坐,如同做梦一般,而墙壁上传来的潮汐声响,则增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我方逃禅君莫斟,归来星稀月初沉"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一种逃避态度。诗人选择了逃离尘世的喧嚣,而是寻找一份内心的平静和宁寂。在夜色阑珊、星辰稀疏、月亮初沉的时刻,诗人的归来似乎也带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古典文化的颂扬,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展现了诗人高洁脱俗的人生态度。
喧喧五衢上,鞍马自驱驰。
落日临阡陌,贫交欲别离。
早知时事异,堪与世人随。
握手将何赠,君心我独知。
而今用武尔攻文,流辈干时独卧云。
白发青袍趋会府,定应衡镜却惭君。
松竹去名岳,衡茅思旧居。
山君水上印,天女月中书。
旧秩芸香在,空奁药气馀。
褐衣宽易揽,白发少难梳。
病柳伤摧折,残花惜扫除。
忆巢同倦鸟,避网甚跳鱼。
阮巷惭交绝,商嵓愧迹疏。
与君非宦侣,何日共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