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甘露泉》
《甘露泉》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一滴之露通苍天,一滴之水通黄泉。

彻上彻下本如是,何独称甘此渫然。

文殊问不二,维摩默无语。

栖岩枕谷刹若林,安名立字乃尔许。

涓涓流作功德池,五百应真曾浴斯。

问谁是能谁是所,泠泠澄照付不知。

(0)
鉴赏

这首诗《甘露泉》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甘露与佛法的深奥哲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和人生哲思的独特见解。

首句“一滴之露通苍天,一滴之水通黄泉”,以“一滴”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甘露从微小到宏大的穿透力,既指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一滴露珠能够触及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也暗喻佛法的真理能够深入众生心灵,无所不至。

接着,“彻上彻下本如是,何独称甘此渫然”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邃性,强调真理的普遍性,并非仅限于某些特定的时刻或地点,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高远的天空还是在深邃的地底,真理都无所不在。

“文殊问不二,维摩默无语”引用佛教中的两位重要人物——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居士的故事,通过他们之间的问答,表达了佛法的深奥和难以言传,强调了直接体验和领悟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言语和文字。

“栖岩枕谷刹若林,安名立字乃尔许”则将自然景观与佛法的实践相联系,以山岩、山谷、寺庙等自然元素象征修行的环境,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的重要性,无需刻意寻找特殊的场所或仪式,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内心的修行。

“涓涓流作功德池,五百应真曾浴斯”将甘露泉比喻为功德池,暗示着通过不断的修行和实践,可以积累功德,最终达到解脱的境界。这里提到的“五百应真”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五百罗汉,强调了通过持续的修行,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觉悟的境地。

最后,“问谁是能谁是所,泠泠澄照付不知”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探讨了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度。这句话意在提醒读者,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到自己既是行动的发起者,也是结果的接受者,而这种认识往往超越了语言所能表达的范畴,需要通过内心的平静和洞察来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宗教智慧,展现了作者对宇宙、生命和佛法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造诣。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集字联

有足春随惠风至;无怀人合盛时生。

(0)

集四书注联

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0)

还源诗十二章·其一

还源去,生死涅盘齐。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0)

八卦十二生肖镜铭

水银呈阴精,百炼得为镜。

八卦寿像备,卫神永保命。

(0)

端午

辟兵已佩银符小,续命仍荣彩缕长。

(0)

秋夜馆中醉后作

一叶惊风风已凉,华灯照夜夜何长。

闽山截云不过雁,涨海浸日谁为梁。

北向多虞剑戛戛,南中独望天茫茫。

客亭迟还还复醉,醉里狂歌歌更狂。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